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在中国的众多城市中,固原无疑是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方。这里汇聚了各个文明最经典的文化表达,仿佛是一部历史文化的切片,生动而直接地展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面貌。近日,一场名为“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的展览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王樾,对展览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323件宁夏固原地区西周至隋唐时期的文物精品,这些文物不仅包括重要的考古新发现,还涵盖了馆内珍藏的精美文物。展览规模之大,几乎将常设展厅的展品悉数展出,其中不乏罕见的“镇馆之宝”。这些丰富的文物类型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吸引力和独特的包容性。与此同时,固原市借此次展览的开幕之机,举办了农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并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广场同步举办了“六盘山下固原礼·物”大集,向广大观众展示了当代固原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魅力。

此次展览通过“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展示古代固原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壮阔图景,其中一级文物61件、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最新考古出土未定级文物25件。

王樾介绍,此次展览中亮相的李贤墓出土的凸钉玻璃碗是典型的萨珊风格玻璃器,如今在伊朗都难寻保存如此完整的玻璃碗。同一墓葬出土的鎏金银壶承载着希腊故事,装饰着波斯纹样,通过丝路贸易传入固原地区,将欧亚大陆上的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和中华文明串联了起来。

展览中,两组墓葬壁画鲜活生动,形成有趣的对比。北周李贤墓壁画使用西域晕染画法呈现立体感,这种绘画技法在敦煌多见。四十多年后,隋代的史射勿墓壁画就变成典型的中原画法,线条遒劲有力,变化丰富,绘制的人物穿着中国服饰,但深目高鼻,是典型的外国人长相。“可以想象,当年这个地方就像今天的上海一样,‘新老固原人’相互交融,短短四十年间,绘画风格就发生了变化。”

在展览中,最受关注的是两件来自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鎏金银壶和凸钉玻璃碗,但在王樾看来,能称得上“镇馆之宝”的不止这两件,“可以说件件都好”。比如,金方奇上的狩猎图精美绝伦,乐舞绿釉陶扁壶见证了胡人乐舞随着丝路传入中原。这些文物不仅反映了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繁荣,更彰显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蕴。

此次展览标志着固原文物在规模与体系上首次以盛大规模震撼亮相上海。宁夏固原文旅企业以一系列明星展品为核心,结合固原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以及“红色、绿色、古色、特色”四色固原的特色主题,精心打造了近200款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冰箱贴、毛绒玩具、布包、书签、挂件配饰、首饰、装饰摆件以及主题邮票等多个种类,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购买选择。

本次展览不仅搭建了东南与西北文化交融的桥梁,更是沪宁两地文化旅游合作翻开的新篇章。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在致辞中表示,他期望观众能够通过此次展览,不仅欣赏到古代固原作为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的辉煌景象,更能深入领悟丝路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以及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底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