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建于1925年的武夷路已走过百年沧桑,其现存建筑风格极为多样。这里不仅有花园洋房、新派和旧派里弄、老式住宅等多种住宅形式,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武夷路沿线还新增了水泵厂、造纸厂和音响厂等企业。

武夷路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相互交织,空间功能错综复杂,这无疑给城市更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面对审批机制的创新、激励市场主体自主创新的难题,更需要市区两级政府紧密协作,共同攻克。特别是城市更新工作的第一步——土地要素保障,这涉及到市区两级规划部门的高效协同,是整个更新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自2016年开始,长宁区对武夷路沿线的土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和梳理。经过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该区成功发掘了飞乐厂地块、武夷路304/320地块、武夷路333号地块以及武夷路155号地块等多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区域,它们将分别发展成为如今的翡悦里、MIX320、黑湖科技总部以及仪电新象限园区等四个独具特色的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长宁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

进一步梳理这4个脱颖而出的项目可以发现,武夷路城市更新最鲜明的特点,是不同类别的主体往往经过相互商量,能“缝合”出崭新的城市界面,从而吸引不同领域的企业和人才,在此实现“从0到1”的创新突破。

在新象限·武夷园区,仪电集团主动退让自有面积用于街区广场、邻里空间、人行通道的建设。尤其是面对紧邻项目东侧、宽度只有5米的武夷路153弄街坊,仪电集团果断让出园区珍贵的“金角银边”,打开东南角空间作为公共区域,还“挖空”底层沿街区域将项目变为骑楼形态,实现人车分流。西井科技开辟的共享空间也位于此。

在翡悦里设计师、建筑师柳亦春看来,仪电和西井的做法不仅彰显了企业情怀,也为企业自身赢得了看不见但能切身感受到的社会效益。

翡悦里“破墙共融”的难度不相上下,涉及周边居民区的围墙、昭化路的边界红线、武夷路的沿街面打开以及与东西侧地块的相融相生,甚至在地下还涉及与建工地块共用停车场的种种磨合。

如今,地表上,翡悦里与建工地块之间仿佛保持着“相敬如宾”的和谐距离,而在地下深处,却上演着“相濡以沫”的紧密协作。得益于市区联动协调机制的巧妙运用,这两个项目在规划调整、建筑方案设计、报批以及施工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实现了无缝衔接和协同推进。在确保满足最小消防安全间距的前提下,双方共同努力,同步完成了地下车库的公共通道系统规划、地坪标高的设定、地下空间布局的优化、工程进度的合理安排以及建筑边界退让的细致排布。两个地块新建的地下车库不仅共同构筑了地下室结构,更预留了便捷的公共出入口,从而能够统一规划车辆流动线路,极大地提升了停车空间的利用效率,实现了空间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高效使用。

尽管城市更新往往难以完全实现设计师心中的“理想境界”,但在不断应对各种未知的挑战中,它却能逐步趋向一种“整体的和谐”。在柳亦春眼中,这种“兼容并蓄、寻求平衡”的特质,正是城市更新所蕴含的珍贵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