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曾名为爱博市场的书房市集正式开始了其改造工程。此次改造的启动,主要基于两大原因。首先,这个历史悠久的市场已经稳健运营了十八载。最初,它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为了服务周边街道动迁而来的近十万居民而建设的。然而,十八年来,市场的外观和设施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与当前民众日益提高的消费体验需求显然不相匹配。市集在夏季缺乏空调,摊位光线昏暗,布局动线不合理,下水道有时也会出现堵塞问题,网络信号不稳定,甚至时常导致消费者无法使用手机支付。综上所述,进行改造势在必行,以提升市集的整体环境和购物体验。
二是,镇集体资产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众多商铺和摊位经过多次转手,形成了复杂的租赁链条,其中涉及二房东甚至三房东,使得业态管理变得尤为困难。此外,一些老经营户私拉电线等历史遗留问题也较为突出。三林镇商业公司副总经理朱国瑞感慨道:“经营确实不易,风险系数高,而收益却相对一般。”
此次改造是交给上海柒源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做的。这是一家民营企业,此前在上海已有改造经营十多家菜场的经验。在浦东,就有不少老百姓都熟识的南泉菜场,在柒源对其进行智慧化改造后,成为一家单日客流超过5000人的“网红菜场”。
改造的费用不低。尤其此次书房市集还重新设计优化了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并引入AI图像识别秤、电子大屏等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与系统。不过,据柒源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钱申豪介绍,因上海大力推广菜场智慧化改造,因此有相关政策补贴可以覆盖电子秤等智能终端改造约50%的前期投入。
再加上升级后,摊位一定程度的租金上涨,以及从根源上杜绝了“二房东”现象,也提升了市场整体的租赁收入。“根据前期的实践,大约4-5年可以收回成本。”钱申豪说。
不过,对于具体的摊位来说,租金上涨的感觉并不十分明显。“过去一个摊位10平方米左右,一年大概2-3万元,现在面积基本上扩展到原来的1.5倍-2倍,一年大约3-5万元。但是客流增长比较明显,生意变好了,总体感觉还可以。”在市场里经营“南汇蔬菜”摊位已经10多年的楼伯说,前期市场改造后试营业,就发现蔬菜卖得很快,一般早上开摊,中午就卖光了,下午还可以回田里忙活。“几头都能兼顾”。
菜场外围的爆鱼档口,也经营有些年头了。“租金上涨不是很明显,但这两年生意确实不如以前。”老板透露。改造后的店铺更亮堂、整洁了,“至少工作环境更好了。”
改造成本会摊在菜价里吗?在近年来上海改造的菜场里,老百姓最关心的往往是这个问题。此前亦有一些声音,认为菜场颜值提升了,但价格也跟着上去了。
记者询问了书房市集的一些商铺、老顾客,都表示目前菜价没什么变化。有些档口为了吸引客流,还搞起了“新开业大促销”。
客观而言,商品的价格与生产成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基于这一原理,书房市集采取了一项创新举措,特意划出了超过200平方米的空间,引进了一家采用“集采集配”模式的供应商。具体来说,书房市集与山东的一家蔬菜供应商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天,这家供应商都会从山东运来一车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直接在店内卸货,省去了中间的批发和转手环节。因此,书房市集的蔬菜和水果价格能够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低约30%,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有消费者计算得出,网络购买生菜的价格大约在每斤2至2.5元,而在书房市集,仅需1.2元即可购买到相同分量。
当然,在我们的行业内,那些每日稳定供应且价格亲民的蔬菜被亲切地称为“毛菜”。相较于菜场中其他摊位提供的精致“净菜”,在品相和品种上或许稍显不足。然而,这种差异恰恰实现了整个菜场的梯度供应。无论是偏好低价蔬菜的消费者,还是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顾客,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作出选择。此外,我们的各个摊位之间形成了良性的竞争关系,避免了价格恶性竞争的局面。正如钱申豪先生所说:“这样的布局不仅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也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62页合同的破冰意义:肯德基首进菜场背后的商业逻辑重2025-07-18
- 18年老菜场变身"网红市集":上海书房市集改造后日均2025-07-18
- 咖啡馆+肯德基进菜场:书房市集日均客流破5000,年轻2025-07-18
- 海拔1200米的"避暑经济":炉岙村民宿一房难求,两个2025-07-18
- “拨投结合”+概念验证:长三角国创中心打通科技成果2025-07-18
- 医生发明+技术经理人"会诊":上海医疗器械概念验证2025-07-18
- 32个项目入库、8家企业孵化:上海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交2025-07-18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62页合同的破冰意义:肯德基首进菜场背后的
- 18年老菜场变身"网红市集":上海书房市集
- 咖啡馆+肯德基进菜场:书房市集日均客流破5
- 海拔1200米的"避暑经济":炉岙村民宿一房
- “拨投结合”+概念验证:长三角国创中心打
- 医生发明+技术经理人"会诊":上海医疗器
- 32个项目入库、8家企业孵化:上海绿色低碳
- 今年上半年上海边检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
- 从斜拉索结构到智慧园区:美的全球创新园区
- "两条腿走路"的治理智慧:虹储居民区破解
- 从"四心五必"到全过程民主:一个老工薪社
- 这个夏天不用远走,商场里就能实现遛娃自由
- 邀你解锁上海仲夏夜的N种玩法 将夏日的美好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首日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
- 荷叶轻颤的午后:在城市公园里,捕捉一帧帧
- 星空下的科普盛宴: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馆
- 从药材到药方:区块链如何实现代煎中药的"
- 4.34万例菌株库背后的"中国方案":全球胃
- "甩娃俱乐部"破解亲子痛点:看朱泾镇如何
- 乐高效应引爆金山民宿经济:暑期预订量暴增
- 菜场守一楼、钢棚变AI讲堂:武夷路城市更新
- 从飞乐厂到科技园区:仪电集团"退地造广场
- 从"大拆大建"到"静雅更新":长宁区探索
- 千年古府唱响新韵!建德梅城用“音乐节+古
- 从“穷山村”到“网红打卡地”:富阳上山村
-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将推出总计超30
- 白玉兰"香"遇雾森仙境!闵行机关大院拆墙
- 乐高引爆暑期狂欢!上海旅游节"一节两季"
- 首店经济再升级!南京西路西翼永源路变身国
- 高温下的“菜篮子”保卫战:探访上海镇宁菜
- 茶香氤氲里的江南慢时光:在朱家角古镇邂逅
- 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启"国车自运"新时代:比
- 工业遗存焕发新生:晋版图书版本馆在太原开
- "晋请悦读"首站启幕:在鹳雀楼解锁古中国
- 书香满城:长子县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
- 国产工业测控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中北大
- 从5G回传到煤层气供电:晋城电网打造‘毫秒
- 28家山西老字号'组团'闯关东!醋酒布砚青铜
- "清洁美丽中国行"全国高校环保行动在山西
- 中国风电技术迈出重要一步:中车永济电机牵
- 孙俪的"较真"艺术:用工匠精神打磨《乌云
- 孙俪《乌云之上》重磅回归:以"人物至上"
- 太原市开展围挡专项整治行动 提升城市颜值
- 山西澳涞山庄荣膺"中国最美山庄"榜首 元
- 古籍活化新典范:《永乐大典》山西特展启幕
- 郭川镇老旧果园焕新记:千亩果园"春改"忙
- 清水县白沙镇食用菌产业结硕果 80万棒滑子
- 丰望乡春耕图景:苹果花开产业兴 特色农业
- 西北桃花别样红!2025秦安桃花会邀你共赴春
- 天水市开展蜱虫监测工作 筑牢疾病防控屏障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
-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