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坐落于合肥高新区的幺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分布式离子阱量子计算技术的公司。作为我国科大首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在成立之初便遭遇了3000万元的资金启动难题,而其团队自筹的资金仅有200万元左右。

在面临紧要关头,合肥市与高新区内的多家投资机构纷纷伸出援手,共向该公司注入了3000万元资金,成功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公司创始人韩永建感慨地说:“自公司成立仅一年之际,我们便成功研制出了高通光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并具备了整机的交付能力。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在新的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更是我们团队不懈努力和坚定信念的最好证明。”

未来产业,为何在安徽这个传统农业大省成形起势?韩永建的经历,是安徽近年来构建未来产业培育体系的生动注脚。

面对量子信息、聚变能源、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安徽加快贯通“政产学研金服用”,打造主体高效协同、要素集聚融通的创新生态,更好服务未来产业发展壮大。

例如,在顶层设计上,安徽系统规划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协同、场景落地等方向,印发了《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在“7+N”领域实行细分赛道“一业一策”;在金融扶持上,安徽以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牵引,首创“共同成长计划”“贷投批量联动”模式,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政府性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在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上,通过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高层次科创人才入皖,推动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将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团队并创办企业,推动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们积极推行一系列惠企政策,包括“免申即享”的便捷措施、极简极速的审批制度等,实现了从传统的“注重管理”向“做优服务”的转变。通过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我们致力于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的深度融合与贯通,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双重作用。这样的策略旨在鼓励更多的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到未来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来。省发展改革委的相关负责人如此阐述道。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