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在美丽的合肥,我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正在进行紧张的总装工作,它正努力照亮人类终极能源的曙光,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而在千里之外的芜湖航空小镇,国产通航飞机的整机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织就了一张四通八达的“空中路网”。在蚌埠传感谷,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昼夜不息,为智能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感知神经”,助力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实力,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安徽省坚定地掌握着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革新,对量子信息、核聚变能源、人工智能以及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进行细致规划和深入开发,助力未来产业逐步成型并展现出发展势头。

在2025年的6月30日至7月6日期间,由百余名来自中央和地方的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在安徽省开展了深入的实地调研活动。在这段时间里,记者们目睹了一处处令人鼓舞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实践,这些精彩纷呈的景象让每一位记者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安徽在迈向“新”时代的强劲脉搏。他们不仅亲身见证了安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还深刻体验到了该省未来产业发展的无限活力和广阔前景。

在安徽,“人造太阳”致力照亮人类未来之路,深空探测解锁宇宙奥秘,人工智能重塑千行百业……“十四五”以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崛起,前沿领域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江淮大地正成为孕育未来产业“新物种”的创新沃土。

走进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这里每座建筑都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分别测试安装“人造太阳”的不同关键部件。其中,一座半圆形装置犹如巨大的“橘子瓣”,让人瞩目。

“这是聚变堆主机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装平台,中文名为‘夸父’。八个这样的‘橘子瓣’将组成未来‘人造太阳’的‘锅炉’,为上亿度的等离子体运行提供真空环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团委书记叶华龙介绍,目前,这里正在进行偏滤器部件和遥操作系统的集成测试,将进一步验证这个总装平台的综合能力。

在“夸父”装置旁,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建设进入总装阶段。“BEST将在第一代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基础上,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叶华龙表示,BEST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有望点亮全球首盏“核聚变灯”,可控核聚变商业发电正从科学实验逐步走向现实。

深空探测的突破同样令人振奋。在合肥高新区的深空探测实验室,一项名为“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的突破性技术,让人类实现在月球上“就地造房”迈出关键一步。

未来,人类不再需要从地球运送任何辅料,真正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用月球的土,烧月球的砖,建月球的家”。这一突破性进展,得益于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院高级工程师杨洪伦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系统,利用高倍聚光太阳能技术对月壤进行加热熔融处理,进而通过先进的3D打印技术将熔融后的月壤“打印”成不同规格的“月壤砖”。这一创新成果为未来月球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无限可能,标志着我国在月球探测和利用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清画质、影视级的镜头语言,以及15秒内实现多镜头视频生成的技术,这些前沿技术的突破使得成立仅两年多的智象未来(合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迅速崛起,成功跻身全球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的第一梯队。与此同时,芜湖市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免编程焊接机器人,更是以其卓越的性能在业界崭露头角。该机器人能够在5分钟内自动完成精密焊接作业,将焊接效率提升70%以上,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船舶、钢结构类产品等多个领域。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