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在9月27日至10月6日这一时间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中国煤矿文工团携手推出了首次合作的沉浸式舞台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隆重献礼,更标志着两家的创新合作。该剧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06新空间盛大首演,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我国从古至今的科技发展历程。它巧妙地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构筑起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使得古代文明与现代风貌得以面对面交流,实现了科学与戏剧的完美融合。

星河璀璨,千帆翻飞,这一幕仿佛在诉说着古人无尽的探索与追问;夜深人静,卧听风雨,这份宁静中亦蕴含着现代科学家报国的壮志豪情。该剧以浩瀚宇宙为背景,巧妙地描绘了“天关客星”与“蟹状星云”之间那神秘莫测的联系,进而将视线拉回至华夏大地。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古今两大科学巨构的辉煌——宋代的水运仪象台与现代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遥相呼应,共同谱写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科学发展史诗。

整个演出有效划分有限空间,积极引入虚拟现实、沉浸式环境交互、全息投影等技术,以戏剧艺术赋能科技场馆,提升观众的沉浸感和科技感。观众坐在“工”字形舞台的两侧,沉浸式感受剧中人物穿越古今的传奇经历,可以看到北宋天文学家首次记录“天关客星”以及苏颂攻坚克难、汇聚各方人才铸就水运仪象台的过程;还可以身临其境领略当代科技工作者们披肝沥胆带领团队建成世界最大、灵敏度最高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科学壮举……演出在激荡的音乐中谢幕时,观众席响起热烈的掌声,不仅是对台上演员的认可,更表达了对古今科学家们的由衷敬意。剧中反复提出的“热爱,真的能发光吗?”也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答案。

在沉浸式舞台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的热烈上演之际,中国科技馆每天都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独特的文化盛宴。每天上午,在馆内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厅,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游园剧如期上演。这里,以中国古代科技展品为实景,巧妙地营造出沉浸式的表演空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体验一场时空交错的视觉盛宴。 在这场游园剧中,水运仪象台里的报时小人与科技辅导员携手,共同破解一个个科学之谜。而“穿越”千年的苏颂与当代大学生在跨时空的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北宋的杨惟德与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因“天关客星”和“蟹状星云”梦幻联动,展现了古今中外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此外,由馆内工作人员扮演的“说书人”带领观众在华夏之光展厅中徜徉,开启一段跨越千年的追光之旅。在这里,观众可以感受到古今中外文明交融的璀璨光芒,点燃思想火花,共同见证华夏文明的辉煌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