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新闻网 正文

最近,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根据该信息,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运行基本平稳。具体来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共服务了1.29亿人次的参保群众,比2022年减少了1536.74亿元的垫付。这一数字分别比2022年增长了238.67%和89.91%。这一信息表明,医保局在推动全国范围内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全面覆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将大大方便参保群众的就医结算,降低他们的就医费用负担。

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业务的规模自2022年底以来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已达到8.23万家,比2022年底增加了1.96万家。在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共涉及1125.48万人次,个人垫付减少1351.26亿元,分别比2022年增长了97.87%和77.25%。在2023年的第四季度,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进一步增加。该季度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共涉及317.93万人次,个人垫付减少366.19亿元,分别比第三季度增长了1.76%和1.15%。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业务的规模增长表明,我国医疗体系中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减轻患者和医疗机构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所有统筹地区都开通了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和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9.39万家,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5.8万家,跨省联网定点零售药店数量为35.24万家,分别较2022年底增长118.6%、305.59%、55.79%。2023年1—12月,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18亿人次,减少个人垫付185.48亿元,分别较2022年增长263.36%、295.9%;其中全国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31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33.52亿元,分别较2022年增长12.34倍、12.97倍。2023年四季度,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4139.68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65.41亿元,分别较三季度增长24.22%和26.08%。其中,全国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39.55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14.9亿元,分别较三季度增长39.13%和45.08%。

全国统一线上备案服务功能已经进一步拓展。目前,所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都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和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线上备案。在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通过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成功办理备案的人数已经达到了804.22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了159.48%。除了线上备案功能外,国家医保局还致力于拓展线上查询服务的范围。目前,通过国家统一的线上查询功能已经可以从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咨询服务电话、停机公告等大众化信息查询服务拓展到个人参保地的门诊慢特病资格、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告知书、个人跨省结算费用等个性化信息查询服务。这一功能的拓展,将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和保障,同时也为医保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