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最近,围绕“深化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这一主题的2024年北京文化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来自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超过800位嘉宾云集北京,共同交流展示了文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并就文明间的交流互鉴达成了广泛共识。

在北京市艺术中心的璀璨舞台上,众多中外艺术家汇聚一堂,共同奏响欢快的乐章,通过精彩的戏曲、舞蹈和杂技表演,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19日晚,2024年北京文化论坛的特别文艺晚会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传递出“文化相融,共筑未来”的美好愿景。

于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各国来宾就文化交往、文化继承、文化遗迹、文化传播等众多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汇聚智慧与力量,以促进文化交流的深化和共同进步。

会上发布的《中外文化交流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外文化交流在多领域成效明显,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总体态势,人文交流的方式更多元、形态更新颖、对话更深入,步入高质量发展新轨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这方面树立了良好范例。中国有责任与全世界分享文化建设发展方面的经验理念,“这也正是举办本次论坛的重大意义所在。”

“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秩序深刻变革,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匈牙利文化和创新部副国务秘书乔鲍·卡博尔说,近年来,匈中两国的博物馆、演艺机构、高校间合作非常活跃,文化交流日益紧密。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表示,各国仍需共同努力,从文明多样性的历史深处,获得化解现实难题的经验。“不同文明只有相互尊重、互学互鉴,才能使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多姿多彩、生机盎然,才能让世界在和谐相处的道路上行得稳、走得远。”

百度最新推出的旗舰大模型“文心一言”,凭借对海量古代方志和家谱数据的深入学习,为华人群体提供了强大的寻根服务支持;同时,快手公司也推出了名为“可灵AI”的导演共创计划,与9位知名导演携手合作,共同制作了一系列由视频大模型驱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电影短片。这些充满活力的案例在论坛上精彩亮相,使与会者们对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赋能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祁述裕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指出数智化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生产模式的革新以及生产工具的创新,其中数据资源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目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展现出智能化、数据驱动、场景融合以及游戏化等显著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