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最近,记者在参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之旅”的主题采访中,来到了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民主村社区。这个曾经的老城区改造小区,将传统老重庆的市井韵味与现代时尚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民主村社区始建于20世纪50至90年代,为原 “百年兵工厂” 国营建设机床厂配套家属区,曾有100多栋老居民楼,房龄最长的超过70年。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建设厂搬迁,居民楼老旧,现代管理缺位,配套设施跟不上时代发展。交通拥堵、道路斑驳,小巷狭窄,社区环境脏乱无序,与一墙之隔的万象城等新兴商业体的繁华,形成了强烈对比。

2021年,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九龙坡区成为试点区之一,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社区改造方案并非简单由官方拍板定夺,而是经过周密策划,深入细致地听取居民心声,全面梳理社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九龙坡区住建部门为此开展了超过30场各类专项活动,包括院坝会、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广泛收集了400多条居民的建议与意见。同时,还邀请了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题研讨,以确保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政府决定采取“原拆原建”的策略,旨在保留片区的住宅肌理和街巷格局,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独特风貌。该方案着重于盘活低效空间和老旧功能片区,大力推动闲置土地和建筑的再开发利用,以提升城市品质。 针对严重影响居民安全和居住功能的问题,政府计划增加城市路网、公园、休闲场所、停车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食堂等公共设施和场所,填补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与传统的“大拆大建、推倒重来”不同,民主村及其他地区的旧城改造将注重“留”字,力求保留原有的街巷肌理、文化记忆和城市文脉。 例如,那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高龄”苏式红砖楼,其部分老墙体被精心保留。不仅内部空间得到了重构,外立面还增添了钢结构和玻璃罩,使之成为展示民主村和建设机床厂历史文化的社区会客厅。这样的改造,既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