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近年来,中医药的受认可程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它正逐渐成为民众维护健康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

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优化服务,我们坚持“扬优强弱补短”的原则,致力于打造高端医疗平台,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一方面,我们依托高水平的中医医院,扎实推动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工作,共建设了2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项目,并布局了35个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同时,我们精心遴选了1158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旨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从而提升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支持130个地市级中医医院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1000余个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两专科一中心”,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置全覆盖。总的来看,基本建成了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下面这组数据应该是很好的说明,202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9.3万个、总诊疗人次达到15.4亿人,较2022年机构数增加了29.2%,总诊疗人次增加了67.4%。

一体推进中医药教育科技人才取得新成效。在教育方面,深化医教协同,推动成立了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建设321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聚焦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的疗效,科技创新平台和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中医药领域建设了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布局4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已经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一级注册平台,发布了一批中医治疗优势病种、适宜技术和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

在人才建设方面,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构建了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在中医药行业大家亲切地把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叫做“歧黄工程”。“十四五”以来,中医药领域新增两院院士5名,评选表彰30名第四届国医大师和101名全国名中医,截止到去年底,全国中医执业医师数(包含助理医生)已经达到86.8万人。

中医药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正不断攀升。近期,《中国中医药大会》在中央电视台隆重登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夜市同样人气爆棚,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中医养生理念更是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群,中医药逐渐成为大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在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面,中医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了30个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还成功纳入了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成为中越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双边互访的重要成果。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也连续多年举办,为各国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援柬医疗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民心相连的纽带。这些医疗队不仅为柬埔寨人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还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断凸显,其底色也在不断擦亮。

余艳红指出,接下来将集中精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机制优化”,旨在深入推进中医药领域的改革,以更高效地支持健康中国的建设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