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物理本体是历史上的运河河道,积淀形成了以“流动的文化”为灵魂的流域文化传统。但是,自晚清以来,大运河已断流百余年,因运河而繁荣发展的文化,也因此花果飘零。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首先要让大运河千里通波,特别是解决通济渠、永济渠沿线及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的水源短缺、河道断流等突出问题。
水是万物的本原,也是大运河的命脉。最引人瞩目的是2022年4月,全长近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在断流百年之后,首次迎来了全线通水。据称,这次补水总量为5.15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大运河注入了37个西湖,这是古代治水能臣宋礼、靳辅等做梦都想不到的。
如今,每年向运河补水已成常态,“一河清水向北流”的美丽画卷初步绘就。
大河有水,满盘皆活。运河八省市统筹“绿色生态带”和“环境配套工程”,实施了国土空间管控、入河排污口整治、沿线企业综合整治、建成区与核心监控区管控、滨河生态空间保护和环境美化等重大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运河生态保护的专项政策、法规、实施细则,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筑牢了绿色基底,奏响了水韵旋律。
对此最敏感的是各种动植物。如过去被称为“排污河”的北运河,通过实施截污治污、河滨生态修复、滩地小微湿地建设等,水质已稳定为Ⅰ类,成为黄菖蒲、香蒲、狐尾藻、金鱼藻、白鹭、中华秋沙鸭、鳑鲏的生存乐园。这样的例子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中,可以说随处可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辐射近9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5亿左右的常住人口2025-04-23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谷维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 今年的“明前茶”上市了吗,大批
- 百花半夏颗粒的用法
- 安溪县名山生态茶园管理研究会揭
- 四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
- 春节期间北京边检总站共办理出入
- 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奋战120天抓
- 西瓜煲汤您值得尝试
- 11月1日起停产不符合《电动自行
- 一批耳熟能详的春茶即将进京,北
- 2024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
- 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
- 秦州区32.66万亩冬小麦陆续出苗
- 春节假期县域消费多姿多彩 市场
- 长三角多地“倒春寒”降雨雪 气
- 中央气象台3月2日06时继续发布暴
- 2025新春三晋戏曲演唱会在太原工
- 山西省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暨全
- 小山楂牌川贝的功效与作用
- 云南启动食品检查队伍岗前培训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