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帕金森病的确诊过程主要依赖于医生的临床判断,因为目前尚无确切的病理标志物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而影像学检查如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超声等,虽然能够提供辅助信息,但仅限于辅助鉴别诊断。 多巴胺转运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作为一种检测手段,由于成本高昂,通常只在少数医院进行,且其临床应用并不广泛。至于α突触核蛋白检测和神经炎症标志物的检测,目前还主要局限于科学研究领域,尚未普及至临床实践。 因此,帕金森病的确诊过程主要依赖于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观察。医生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症状、药物反应以及长期(通常三到五年)的追踪,才能最终确诊。尽管如此,由于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确诊帕金森病仍然充满挑战,不能简单地一锤定音。 即便如此严谨的诊断流程,相关研究和尸检结果显示,仍有高达20%至25%的帕金森病病例可能存在诊断错误。这进一步强调了帕金森病诊断的复杂性和诊断过程中所需的高度谨慎。

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结合疾病分期、症状特点、年龄及个体需求,通过多学科实现症状控制、功能保留和生命质量提升。

一是个体化治疗。要因人而异,精准施治。首先要年龄分层。对小于65岁的患者,优先选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非多巴胺制剂;对于年龄大于65岁或存在认知障碍者,要直接用多巴胺制剂。其次要以症状为主导。对以震颤为主者,无认知障碍可用苯海索,效果不好时考虑采用DBS手术,对以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者,选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制剂等,对临床上非运动症状明显者,则针对性用药。

二是实施分步骤的调整策略。需针对早晨、中午和晚上三个不同时段,分别制定对策,灵活执行。在初期阶段,主要目标是控制病情症状并减缓疾病发展;进入中期,重点转向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和妥善处理运动相关并发症;而在疾病晚期,力求保持患者功能并尽可能延长其生命。

在临床实践中观察,针对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而非实现彻底的治愈或根除。这些药物的作用在于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症状控制效果,而非追求疗效的极致完美。尽管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法实现根本性的治愈,但通过合理的用药方案以及多学科的综合管理模式,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维护其功能状态,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并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这种综合管理策略,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持续的健康支持。

发布时间:2025-04-14 10:2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