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帕金森病是一种主要侵袭中老年人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在临床观察中,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运动症状,如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以及步态平衡障碍等。此外,患者还可能伴随嗅觉减退、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情绪和认知功能异常等非运动症状。 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策略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优势,旨在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中医治疗方面,帕金森病患者通常被诊断为“颤证”或“震颤麻痹”,中医治疗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为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 西医治疗则主要针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药物等。此外,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如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具体策略如下: 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中西医结合: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西医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3. 综合调理: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整体调理,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 4. 长期管理: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运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有望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1817年,英国著名的医生詹姆士·帕金森基于对六个具有详细观察记录的病例的研究,首次对外界公开介绍了这种疾病。随后,在1872年,法国杰出的神经病学家让-马丁·夏科进一步揭示了运动迟缓是这种疾病的独立核心症状,并正式将这种病症命名为帕金森病。到了1997年,在世界的关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积极支持下,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作出了一项重要决定:将每年的4月11日,这一天恰逢帕金森医生的诞辰,正式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以此来提高全球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和关注。

今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设立帕金森病日,除了纪念帕金森医生,并向他致敬的意义外,还有提高认识、普及疾病知识,支持患者、关注身心需求、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生命进程,推动研究、提升治疗水平的意义。

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0.3%,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显著提高。男性多于女性。

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的基本现实: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策略

多种因素致病,具体病因不详

迄今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学科学上仍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病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而致,但最主要的还是年龄老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方面,帕金森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提示年龄老化和发病有关。年龄老化是帕金森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帕金森病的一些家族聚集现象和家族遗传性致病基因的发现,说明遗传因素可以使患病的可能性增加;第三个是环境中存在一些有毒物质损伤大脑神经元,对毒素易感的个体接触毒素后,因解毒功能障碍出现渐进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这种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加深,最后引起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大约为0.3%,这一数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在性别分布上,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根据最新的2023年统计数据,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已达到约1000万人。在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的人数约为300万,这一数字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成为我国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帕金森病的患者人数还在持续增长中。

帕金森病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晚期并发症可能会显著缩短患者的寿命。其中,吞咽困难引发的吸入性肺炎是较为常见的致命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跌倒骨折、长期卧床导致的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总体来看,未经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大约为10年左右,而经过合理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有望延长至10至20年,甚至更长。 目前,帕金森病尚无明确的预防措施。然而,通过以下方式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避免接触农药和重金属,减少头部受伤的可能性,严格控制脑血管病的易发因素,坚持规律锻炼,适量饮用绿茶或咖啡等。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控制都具有积极意义。

发布时间:2025-04-14 10:2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