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今年以来,永清镇紧紧围绕全县“一城三区两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区域实际,全力以赴按下发展的“快进键”。该镇始终坚持“早”字当头,精心谋划产业布局,以“实”字托底,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充分挖掘和释放“八塬三流域”的资源禀赋优势,永清镇聚焦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板块,努力构建起“特色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条。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该镇正着力擘画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镇的新征程。

暮春时节的清水县永清镇马沟村,千亩半夏种植农忙场景铺展乡野。道路两旁的半夏种植基地,土地十分平整,一个个小拱棚整齐排列。穿行在标准化种植示范带,规整的田垄间小拱棚矩阵整齐排列,智能化滴灌管网在阳光下折射科技光芒。药农或手持雾化设备喷洒农药,或三五协作铺设农膜,微风阵阵翻涌的农膜起伏流转,与远处青黛色的山峦共同勾勒出现代农业的美丽画卷。今年,永清镇各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半夏3200亩,让“土特产”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高山林缘区域野生动物易毁农作物,一直困扰着种粮群众和合作社农业发展。在常杨、南峡等传统农作区,永清镇政府因势利导、靶向施策,依托山区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充足等优势,引进经营主体和群众参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形成“一社带多户”的良好发展格局,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双向奔赴”。

位于永清镇常杨村的山岭地带,连绵不绝的中药材种植为当地土壤注入了活力。村民们正把握农时,积极种植着优质的款冬花,他们两人一组,各司其职,操作熟练,打眼、植苗、覆土,一片繁忙景象。

来自新疆的创业人士符中年在这片土地上已稳健扎根两年时光。他满怀感慨地表示:“自我在此地承包了200亩土地,致力于中药材的种植,涵盖了款冬花、板蓝根、甘草等多种品种。这一项目每年可为当地村民带来约400个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我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中药材种植的先进技术,实现了与当地村民的合作共赢,共同迈向富裕之路。”

去年,在常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2400多亩,成功创下了1366万元的年度产值,有效提升了农户的平均年收入至5万元以上,让参与种植的农户和合作社均感受到了丰厚的收益。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