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近期,一则令人关注的新闻传遍网络:一位70岁高龄的老人因采取极端饮奶减肥的方式而不得不入院治疗。据报道,这位老人在一个月内,每日摄入牛奶量高达10瓶,且三餐仅以白粥和咸菜为主食,意图在短时间内减掉5公斤体重。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减重效果,反而使他的体重不降反升,空腹血糖值急剧上升。经过就医,医生严肃地指出,这种所谓的“高蛋白减肥法”并不适合老年人,尤其是对于过量饮用牛奶的行为,它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此外,以白粥为主食,其升糖速度极快,很容易导致血糖失控。由于老年人的新陈代谢能力逐渐减弱,若盲目追求快速减肥,可能会导致“少肌型肥胖”,从而在健康上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减肥方法需因人而异,尤其是老年人,更应选择科学、健康的减肥方式。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确实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因此,有人认为保持适度的体重可以相对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见。然而,老年人是否应该减重呢?科学研究表明,BMI指数每上升1个单位,老年人心衰的风险就会增加1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曾强调,老年人是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体重超标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还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鉴于老年人新陈代谢变缓、肌肉量逐渐减少,科学减重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关注骨质疏松的同时,老年人也应重视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体重管理。

78岁的市民张先生BMI指数仅22.1.但人体成分分析显示肌肉量不足标准值60%,内脏脂肪超标2倍。究其饮食,医生才发现,他“天天喝粥配咸菜,肉吃得少,肚子却越来越大。”是典型的“少肌性肥胖”。而这种“少肌性肥胖”在老年群体中并不少见。它多发于老年群体,是因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流失加速,牙齿和消化功能的减弱又导致老年人蛋白质摄入少,肌肉不易合成;基础代谢率的逐渐下降,导致摄入热量更容易囤积成脂肪。因此,如果老年人出现身体乏力、行动迟缓、拿东西容易掉、拧不开瓶盖等情况,就要警惕其是否患有少肌性肥胖,并及时向医生寻求建议。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超重的标准相对成人的BMI指数18.5-24的标准稍有差异,他们的BMI指数介于23-25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而老年人体重管理的关键也不在于快速减重,而是改善身体成分,减掉脂肪,保留肌肉,以此来调理慢性病。

针对这一问题,李丽芬专家明确指出,要有效改善少肌性肥胖,必须从饮食调整和规律运动两方面入手。饮食与锻炼相结合,是提升新陈代谢、维持肌肉质量和力量的黄金法则。在饮食调整上,她特别建议老年朋友们应适当增加鱼、虾以及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这些食物不仅能有效消耗体内多余的内脏脂肪,还能增强饱腹感,从而降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此外,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苹果和黄瓜等,不仅能改善老年人肠胃蠕动减慢的问题,还能有效缓解便秘,对减肥大有益处。 在运动方面,李丽芬强调,规律的运动对于延缓老年人骨骼肌肉的衰退至关重要,特别是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她建议老年群体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周进行3-5次抗阻运动。例如,拉弹力带、坐位抬腿等运动,能有效增加肌肉量和力量。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不仅能促进脂肪燃烧,还能提升心肺功能,对健康大有裨益。

发布时间:2025-04-09 14:1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