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新上映的电影《诡才之道》以独特视角揭示——成为幽灵比生存为人更加艰辛,幽灵们也有业绩考核。这部颠覆传统恐怖片的佳作,巧妙地结合了恐怖与幽默的元素,并将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巧妙融入,构成了影片的核心主题和深入反思。

在《生命的清单》一书中,大卫·伊格曼深刻地阐述了生命的终结,他指出:“人的一生,实际上要经历三次死亡……而第三次死亡,则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将你遗忘,那时,你才真正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观点在《诡才之道》的故事开篇便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在故事中,主人公们面临着“第三次死亡”的威胁:一旦他们生前所珍视的物品被遗弃,30天后,他们的灵魂将化为乌有。为了避免这一命运,他们必须努力获取工作证,将自己从活人无法看见的孤魂野鬼转变为令人畏惧的厉鬼,并不断为鬼委会创造价值,以延续自己的存在。

做人“卷不停”,做鬼也休想“躺平”。《诡才之道》将人世间的职场压力、全世界存在的“内卷”文化、生存困境嫁接到冥界里,建构出一个折射当下生活的荒诞又熟悉的异度空间。都市传说中可怕的厉鬼,都变成被“吓人KPI”捆绑的“社畜”,完不成鬼委会的业绩,就会成为“冗鬼”灰飞烟灭。面对靠爆款短片走流量路线的年轻偶像洁西卡,老牌“鬼后”凯萨琳为了保住地位仍要日复一日拉筋、下腰、匍匐前进,苦练基本功。因高强度工作而麻木的男房客对房间里的种种“灵异现象”浑然不觉,最后被凯萨琳吓晕躺上担架,念念不忘的仍是老板的“夺命来电”……从人间“牛马”到鬼界“社畜”,种种既好笑又心酸的桥段解构了影片的恐怖叙事,奇诡世界仿佛近在身边,满眼似曾相识的场景让打工人狠狠共情。惊悚画面也变得没那么恐怖,做鬼都要冲业绩,才真是细思恐极。

可怕的不仅是鬼界同样“班味”浓重,还有阴间与阳间竟共享同一套被优绩主义绑架的评价体系。中元节派对上,凯萨琳对主角“同学”感慨:他们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就是为了让自己被看见,“当你被看见了,就会觉得你有才华”。而到底怎样才算被看见?答案与人间常见路径别无二致——上新闻、成网红、有流量、拿奖杯。而所有这些,“同学”偏偏都不擅长。从小到大,她看起来始终一事无成,唯一的奖状还是爸爸偷偷做来哄她的。为了成为“特别的孩子”,实现父亲对她出人头地的期许,终其一生,“同学”都在寻找证明自己价值的方法。然而她屡战屡败,从拉小提琴到大学毕业,本子上的目标划去了一个又一个,只剩最后一项“做个好女儿”。但这个愿望还没实现,她便意外被摆满家里人荣誉证书和奖杯的柜子砸死,不够优秀、“不被看见”的心结,就这样跟着她从人世来到鬼界。

对成功的狂热追求,竟成为夺走生命的残酷利刃,这已是极具讽刺意味。然而,更为悲哀的是,在阴间的生死轮回中,人们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出人头地,而是竭力避免自己的消失。只有在吓倒他人之后,才能在阴间保持“阴魂不散”的状态;若无法吓倒他人,恐怕就要面临魂飞魄散的结局。当“卷”变成保命的唯一途径,选择的权利便沦为泡影,“躺平”的可能性不复存在。面对“同学”和众多鬼魂,他们只能选择一条路——那就是在无尽的转轮中不断奔跑。因此,即便在世时可以选择“主动退赛”,但死后却不得不奋力拼搏。就这样,“同学”被迫踏上了她的网红训练之路,继续在阴间的生活中挣扎。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