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大模型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至各行各业,金融领域同样未能幸免。近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发布的一份权威报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AI)正迅速席卷金融行业,不仅催生了新的生产力,而且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全球金融业的格局。在我国,已有6家上市银行公开发布了关于大模型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相关信息,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

金融业是否需要大模型技术?从产业特性来看,金融业无疑是数据密集型的代表,而大模型技术以其卓越的数据洞察和理解能力脱颖而出,它能够显著减少数据连接和计算的时间,从而大幅提升数据转化为价值的效率。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金融业的现有任务中,无疑将为众多工作带来质的飞跃和效率的提升,实现工作效能的显著增强。

从重要性上看,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的赋能。近年来,我国在金融科技上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金融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高,移动支付、数字信贷等技术领域更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眼下大模型技术和应用正在加速迭代和探索,可能很快催生更多新模式,未来能不能发展好、利用好大模型技术,对于深化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可以确定的是,大模型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空间广阔。以关注度正高的“文生视频”大模型为例,仅用简单的文本指令,就能生成一段具有逻辑性、大片质感的短视频,有机会让投资者更易理解结构复杂、特征各异的金融产品,进而成为理财师、保险经纪人等金融从业人员的得力助手,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大模型技术有望在风险防控环节发挥出关键作用。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大模型海量神经网络数据检测客户各类行为,提高自身风险管理决策能力;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利用大模型优秀的逻辑推理能力,协助工作人员提高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监管查处效能。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着力推进包括数字金融在内的五大领域的发展。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金融机构必须认识到强化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有望成为引领行业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金融机构应迅速提升对这一领域的认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在逐步审慎增加相关业务投入的同时,构建一支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大胆探索新的应用模式,力求实现大模型技术与自身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实现“1+1>2”的效果。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犹如一把双刃剑。目前,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风险防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用户数据隐私保护方面,金融机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只有确保技术安全可靠,才能真正为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