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票房屡创新高的同时,纪录片《不破不立》也全网上线,为广大观众揭开了电影背后的创作过程。这部纪录片生动展现了饺子导演带领全国四千多名动画人,齐心协力、勇攀创作高峰的艰辛历程,他们的努力与奋斗,与电影中“哪吒”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完美契合,共同传递出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

电影幕后纪录片旨在记录并展现电影制作的内部流程,其核心内容聚焦于电影创作团队及其背后的故事,属于一种专门以电影幕后元素为主题的纪录片类别。

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框架下,人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剧场,人们在前台表演,在后台准备。而后台属于表演外空间,充斥着嘈杂、个人化和私密性,通常是不被展示的。电影幕后纪录片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将创作过程的“后台”空间转化为叙事的“前台”,实现了叙事空间的反转与重构。

从角色设计到技术攻关,从特效制作到声音细节,在《不破不立》中,观众得以窥见动画制作的后台场景。这些原本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被近乎全流程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极大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首先,纪录片把影片的幕后制作细节推向前台。

《不破不立》将影片创作经验尤其是难点进行了深度呈现,与观众实现了“技术沟通”,让观众体认创作的不易。第二部角色数量翻倍,特效镜头超第一部全部镜头,平均每个镜头渲染时间超过百小时……详细的制作数据披露令观众“不明觉厉”。陈塘关大战成千上万海妖被锁链捆绑,团队克服“逆天难题”,把每一条锁链“做实”并在打斗中呈现自然的动态,海妖们既有被枷锁束缚的“困感”又不失武打动作的流畅性;哪吒“削肉还父,剔骨还母”的经典桥段在片中被创新呈现为身体被“穿心咒”撕裂,以墙头玻璃碴子为灵感的咒术将身体分割为600块“碎肉”,写实与写意的融合,让强视觉冲击下观众体验痛感的同时又不至于过度血腥直白,创作原理的剖析让观众“恍然大悟”。

而正是“不明觉厉”与“恍然大悟”这两种审美接受状态的混合,推动观众“复嚼”《哪吒2》,对其进行更高期待的审美再体验。

其次,纪录片把主创视角的创作观念推向前台。

影片在叙事上以多工种、多视角的主创人员访谈阐述撑起内容核心,多维度、多层次的制作细节还原,为观众理解剧情和角色设计,捕捉影片的艺术特色,体味影片的美学意蕴提供了直接参考。例如“妖兽的牙齿设计如何体现东方文化”“金色大树灵感取自成都的市树——银杏”等细节,是靠主创分享内幕观众才了解。天元鼎分开海面天妖交战的场景可谓波澜壮阔,导演关于“天元鼎直径三公里”“开海四到五公里”的设计要求,让我们立马对这场戏为何如此震撼有了概念依据。

最后,纪录片把电影幕后的制作英雄推向前台。

影片的表层结构是对电影制作幕后的记录与呈现,深层结构则指向对导演为核心的创作团队群像的塑造。尤其饺子导演,出场并不多,但极为关键。片中他给动画导演“说戏”,自己惟妙惟肖表演的场景在短视频平台获得广泛切片传播,让观众看到了这些卡通形象的一颦一笑竟许多来自对导演的表情“复刻”。为了同一个目标,团队几年如一日,不断突破想象力、突破自我、突破极限的事迹让人动容。

因此,该以导演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及其所塑造的主要角色哪吒,在角色特质和价值观层面呈现出极高的对应性。特别是导演个人的意志力非凡,仿佛就是哪吒的化身。

《哪吒2》不仅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顶级视听奇观和票房传奇的标杆,更在创作过程中编织了一幅充满奇观性和传奇性的画卷。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动画人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纪录片深入剖析了这一创作过程,生动展示了这群动画人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通过揭示动画作品的生产逻辑,纪录片解构了艺术的神秘面纱,重新建构了艺术的神圣性,使我们得以从更高维度去审视和理解动画电影这一艺术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