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智慧的生产生活方式、璀璨的文化艺术成果以及独特的地域特色,它们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中华儿女心中乡愁的寄托。在2025年春节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精心指导各地开展了一场名为“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过大年”的盛事。据统计,至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全国范围内共有5473个传统村落积极参与,共举办了约11853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超过4720万人次游客前来感受传统村落的魅力,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的到来。

春节,这一中国人欢庆传统新春佳节的社会实践,于去年12月荣耀地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我们迎来了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春节。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当饱含着深厚乡愁的传统村落与首个以“非遗”为主题的春节庆典不期而遇,无疑将激发出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与时代活力,期待着那些古老的习俗与新的创意相互碰撞,迸发出怎样的灿烂火花。

游客陆杨:我第一次来这里看鱼灯,真的很震撼。我看到很多灯笼上写着“风调雨顺”,一下就触动了我的内心,我也希望来年都能够风调雨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之一。元宵佳节,一场欢乐的嬉鱼灯热闹上演。活动现场,鱼灯轻摇、鼓乐齐鸣,数十盏鱼灯在夜幕下缓缓游走,跃动于古桥之上、穿梭于溪流之间,与古朴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趣。而在同为中国传统村落的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村民们也自制了传承八百余年的鱼灯,带着“平平安安、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巡游祈福。瞻淇鱼灯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郑冬蛟说,鱼灯一亮,就到了团圆的日子。

郑冬蛟:我们瞻淇的鱼灯在制作和表演上别具一格,制作上我们是以红鲤鱼为原型,寓意着红红火火,在表演的时候,我们的鱼步,鲤鱼跃龙门、斗鱼都非常精彩。鲤鱼跃龙门是鲤鱼上下翻飞,晚上有灯的时候更加精彩。鱼灯的寓意非常好,有年年有余、风调雨顺、红红火火这样美好的寓意,也增加了年味。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夜幕降临,鱼灯亮起,照亮了天心堂、九世同堂、宁远堂、裕德堂等百余幢徽派传统建筑;每到一户人家,嬉鱼灯队伍都会放慢脚步,伴着热烈的锣鼓声,把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送入家家户户。瞻淇鱼灯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汪宇昉介绍,嬉鱼灯表演一直到正月十八结束,正月十五之前村民舞红色鱼灯,寓意团圆吉祥;过了十五,就是青色鱼灯登场的时候,象征着万象更新。

汪宇昉精心制作了一条长达7米的大鱼,其头部与尾部线条流畅,宛如从童话故事中跃然纸上,给人以视觉上的直观美感。这条鱼灯不仅让人联想到童话中的神奇生物,更传递出一种美好的祝福。汪宇昉希望通过这条鱼灯,将瞻淇鱼灯的独特魅力与美好回忆带给每一位观众。在新的一年里,愿大家都能年年有余,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