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克里斯蒂娃曾提出“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这一观点为“互文性”概念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不破不立》这部电影巧妙地吸纳了《哪吒2》的众多片段、素材及其他元素,展现了它们之间独特的阐释与被阐释的关系。这部幕后纪录片仿佛为动画电影配备了一部专属的注脚和“视听说明书”,将隐藏的创作细节和精彩片段以放大式的立体方式呈现,为主创群体的阐述和复盘提供了第一视角。这样的处理不仅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动画电影,而且在创作上,这也体现了一种广义的“套拍”模式。在制作《哪吒》大电影的过程中,纪录片中的创作过程与动画电影中的情节发展相互呼应,彼此召唤,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系统。

然而,这种互文性并未使幕后纪录片沦为动画电影的“附件”,而是借助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策略,构建起独立且完整的文本意义系统。《哪吒2》与《不破不立》是两个故事世界,缔造了两套情感共鸣,两个世界彼此影响,两套情感彼此牵动。即使不看大电影,我们也可以把这部幕后纪录片作为一个讲述动画电影制作幕后故事的视听作品来欣赏,为这一群把国产动画推向世界前沿水平的动画人的精神气质感动。

影片没有简单流于呈现创作的细碎表象,而是指向了动画艺术创作的本质,以及对动画人职业精神的思考和凝视,让其最终产生了“纪念碑”性的效果,是对中国影史上第一个百亿电影的直接记忆,具有文献价值。

以“+纪录片”延展大电影产业链

《哪吒2》幕后纪录片的创作,是大电影产业体系下以“电影+纪录片”延伸产业价值链的一次“半自觉”实践。电影幕后纪录片起初被用作主体电影的商业宣传品来使用,以曝光量和话题度为主产品引流为核心诉求,但在近来的创作实践中,它已超越了单一的宣传功能,也可以自成产品,获得盈利,甚至成为品牌。

幕后纪录片作为大电影宣传矩阵中的重要一环,是“内容即营销”的反映,其自身就是个“大广告”,从创作层面为影片赋予“光晕”,凝结品质的信誉背书,以此引流,延伸了电影在院线的生命周期。《不破不立》无疑为《哪吒2》带来了流量,并巩固了观众忠诚度。更甚者,在《哪吒2》破百亿当天,很多粉丝聚拢在幕后纪录片屏前,或期待创作解密,或单纯以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电影的支持和致敬。仅在B站平台高峰时刻就有超5000人同步在线观看,他们以“百亿打卡”“共同参与百亿项目”为名,在百亿数据诞生时刻进行弹幕贺喜,贡献了约三万条弹幕,在幕后纪录片的赛博空间完成了一次集体狂欢,将《哪吒2》的票房冲刺之路营造为一种承载共同情感,熔铸民族文化自信的仪式,制造了一次全民共同见证、共同参与的形塑共同体的媒介事件。

尽管《哪吒2》无疑将因其重要地位而永远铭刻在中国电影史上,相比之下,《不破不立》的创作与传播在回顾时似乎显得有些“格局较小”。这部作品仅以45分钟的单集时长呈现,制作风格较为朴素,低调地与观众见面,与主产品的互动营销也相对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它更多地依靠观众自发的传播,即所谓的“自来水”效应。或许,团队在专注于主业的同时,这部纪录片是作为一种附属作品完成的,其核心目的在于记录下大家共同奋斗、突破难关的珍贵集体记忆。对于提升主产品的商业收益、增强粉丝凝聚力,甚至通过自带流量实现盈利的诉求,这部纪录片并没有过多的追求。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现象级IP出现之前,其周边产品都拥有无法估量的价值潜力。每一个周边产品以及其背后的创作故事,都具备发展成为独立作品的潜力,并将互文关系转化为更为多元、丰富的价值互益。电影背后的纪录片,远不仅仅是电影的“影子”。在神话般的虚构世界之外,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渴望和对真相的追求同样强烈,对了解“后台”的好奇心亦不容忽视。这一现象蕴含着“幕后纪录片”这一类型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