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AI并非可怕怪物,亦非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公众应理性看待AI,将其视为日常生活中的辅助性新型生产工具。我们应以更加包容和审慎的心态,携手迎接AI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些网络行业从业者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工具的特质,其发展宗旨之一便是主动贴近用户,将复杂的技艺简化,由AI负责处理那些繁杂而重复的工作,从而使人们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创新和创意上。

随着AI产品及服务加速优化,用户量也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4年5月至7月,字节跳动旗下豆包App的日新增用户从20万迅速提升至90万;DeepSeek上线仅20天日活用户数就已突破2000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7%。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应用凭借其智能与便捷的特性,正逐渐成为公众在生活、娱乐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在新春佳节之际,诸如“AI+版画”、“AI+诗词”、“AI+视频”等富有创意的互动方式,成为了拜年新风尚。同时,“春晚点评的AI梗”、“这届春节AI味太浓了”等话题也频繁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展现了AI在春节期间的火热态势。

专家强调,相关部门必须迅速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及监管机制,同时网络社交平台和电商网站亦需拓宽举报投诉的途径,动员全社会的监督力量。如此一来,那些企图借助人工智能的流行趋势谋取私利、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良商家将无处藏身,从而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打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