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残雪未消,形态各异的动物在广袤的天地间活动……这是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廷在汇报和龙大洞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时展示的一张复原图,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数万年前的远古时代。

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地处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与红旗河交汇的玄武岩熔岩台地之上。作为目前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其年代跨度距今约5万至1.5万年,文化层可分为三个清晰的阶段。

“经过连续4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目前为止,出土石制品及动物化石2万余件。”徐廷说,“其中,出土了东北亚最早的压制细石叶技术产品和刃部磨光石器,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带刻划痕迹骨片和石雕塑,发现了可能与古人类居住相关的石圈遗迹以及对于动物骨骼的利用行为。”

距今5万年至3万年,这里就开始使用黑曜岩原料制作石制品,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早开发利用黑曜岩原料的遗址之一。“黑曜岩原料的来源主要是长白山,但也有少量外来原料。”徐廷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保存状况较好,可鉴定种属包括鹿、野牛、野马等。另外在1件长骨碎片表面清晰可见浅线条刻划痕迹,将骨片分为上下两部分,是目前东北亚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线雕骨器。”

距今2.8万年至2.4万年,已经采用压制法进行剥片,是目前东北亚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采用压制法剥制细石叶的遗址之一。“2024年,我们还发现了一组人工石圈遗迹,初步分析应为古人类简易棚屋遗存。”徐廷说。

时间来到距今1.7万年至1.5万年,包括楔形、船形等多种类型的细石核和压制剥片的石叶石核等,预制精细,形态稳定,工具以雕刻器、端刮器为主,标准化程度高。此外,该阶段发现的赤铁矿材质的石雕塑以及疑似石容器残片,均是同时期东北亚地区同类遗存中最早的。

徐廷教授指出,和龙大洞遗址拥有中国长白山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年代最早、序列最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遗址中出土的石制品形态规整、制作精美、技术成熟,为研究石器技术和功能提供了绝佳的研究材料。此外,线雕骨制品、疑似棚屋遗迹、局部磨光石器及石质雕刻品等重要发现,为揭示古人类技术革新和文化发展提供了珍贵证据。

专家表示,和龙大洞遗址的考古发现不断刷新学界对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亚古代人群生产生活方式的认知。这一遗址对于探讨东北亚史前文化演化与互动、古代人群扩散与环境适应以及细石叶技术的起源等关键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为深入研究东北亚地区史前人类活动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