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势头。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各个应用领域的加速落地。在文生文、文生图、图生视频以及文生视频等领域,技术实现了显著的跃迁,为影视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革命性的变革。自2023年起,人工智能的身影在国内影视行业中愈发频繁。特别是在编剧环节,人工智能在创意发散和内容生成等方面,为剧本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传统的编剧创作流程产生了颠覆性的重塑,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面对这股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如何加快技术的应用转化步伐,如何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成为了行业面临的重要难题。

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影视编剧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标志着这一领域的技术奇点。依托于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模型和预训练算法等前沿技术的大语言模型,剧本写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现实。在我国,已经成功研发了诸如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讯飞星火等领先的大语言模型,并在影视行业的多个领域得到了深度应用。 例如,央视频AI频道推出了我国首部全流程采用AI技术制作的微短剧《中国神话》。这部作品由智谱AI与文心一言共同参与编剧工作,主要负责文本的生成和主题的提炼。在这部作品中,AI编剧的参与比例高达80%,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影视编剧行业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诸如《三星堆:未来启示录》、《AI看典籍》、《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等微短剧的创作,也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为影视编剧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

人工智能为编剧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提高效率,缩短周期。传统剧本创作需要在创意构思、拟定大纲、角色塑造等方面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而人工智能可以让编剧通过提问、对话的形式,输入关键词等信息,完成细节描述和桥段构思,在较短时间内自动生成完整剧本。人工智能还可以将小说直接转化为剧本、分镜头脚本,缩减人工成本。此外,人工智能可以为编剧提供动态检视视角,既可以拆解人物故事线,也可以做到边写边评估对照。如华策影视AIGC应用研究院研发的“影视剧本智能创作系统”,可对20万至50万字小说剧本进行内容评估,将一个编剧3天的工作量缩减至5分钟。

人工智能也可助力编剧的创意生成、灵感激发。以往,编剧构思一个情节需要查阅各种资料、耗费很大心力。而人工智能通过学习、整合和分析大量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为编剧提供数个选择,并快速梳理和确定最具价值的故事线。以一览运营宝的“AI编剧”为例,用户仅需在“创意生成”栏输入创意点,软件便会据此进行“情节生成”,给出几个不同的故事情节;选择其中一个,便进入“脚本生成”环节,完成专业分镜头脚本。

在剧本创作的雏形确立之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一步优化内容,填补潜在漏洞。相较于传统剧本写作,后者往往依赖于创作者的个人经验、灵感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语法上的瑕疵。而人工智能凭借其广泛的知识体系,依托于先进的算法和庞大的数据库支持,能够高效地帮助编剧检查剧本中的语言逻辑、语法错误以及拼写错误。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接受特定的指令,对剧本的文字进行精细的润色,从而显著提升剧本的整体质量。

发布时间:2024-10-09 14:4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