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向前延伸,极目海天一色。
无论是内地粤通卡还是香港快易通等电子标签车辆驶入自动收费车道,“嘀”一声,车道栏杆自动升起,粤港澳三地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另一边人工收费通道,司机掏出信用卡靠近设备一挥,系统即可扣除卡里相应的港币,终端收到相应的人民币……不要小看这普通的一挥卡,后面连接的是一个为港珠澳大桥量身定做的强大收费系统——“银联移动支付应用平台”,可根据即时汇率结算通行费。如果将该系统扩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各类消费场景,这将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融合中关键的支付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与发展的生动案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介绍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拉近的不仅仅是粤港澳三地的时空距离,大桥在建设过程中粤港澳各方的深度交流与磨合,诞生了一大批新机制和合作方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有益尝试。
创新三方合作机制
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但是提到“合作”,参加大桥前期研究论证的专家表示,一开始并不容易。粤港澳三方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差异,地域间制度多样性、互补性给三方合作带来了共同利益,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协同解决。
为了顺利推进港珠澳大桥建设,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了港珠澳大桥建设、营运、维护及管理协议,三地政府承诺共同对港珠澳大桥大型跨境项目的各项事务进行处理,协议同时就大桥的建设、营运、维护及管理制订出三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和权责,确立了“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项目法人(大桥管理局)”三个层面的建设协调与决策管理机制。
以三地协议为基础,粤港澳三方明确地阐明各自的权限范围和议事规则,更向全社会表明了三地政府在工程建设上的共识和承诺。在三地协议中,三地政府创造性地建立了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机制,也就是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争议或分歧,均应通过协商解决。港珠澳大桥9年的建设期证明,三地尽管在某些具体事项上有分歧或争议,但都牢固树立了遵守“三地协议”和管理局章程,其他细节问题通过三级架构来解决。
标准“就高不就低”
“就高不就低”,即大桥建设的每项要求均采用三地当中最高的标准。这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一个原则。例如大桥所用混凝土寿命,内地标准是100年,香港标准是120年,最终大桥采用了香港标准;行车线阔度方面,香港规格是3.667米,内地是3.75米,结果大桥每条行车线阔度用了内地标准。
伶仃洋海域涉及粤港澳三地,施工、环保及各个方面标准与规范各不相同。为此,港珠澳大桥在可行性阶段就已经确立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谁的标准高执行谁的,以此来融合内地、香港和澳门的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形成项目专用技术标准体系。
港珠澳大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和试验田工程,是我国第一座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跨越粤港澳三地海域的跨境海洋工程。但伶仃洋是中华白海豚的最大栖息地和保护区,大桥正好穿越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海洋环境极为敏感。为确保工程对中华白海豚影响减至最低,绿色理念和“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各项环保措施“史无前例”。最终,港珠澳大桥实现了环境“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零伤亡”,大桥建设兑现了“世纪工程完成、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
港珠澳大桥开通当天,5头中华白海豚造访,它们向着大桥庆典现场方向跃海而出,腾空起舞,上演婀娜多姿的“海上芭蕾”。5位贵客的到来,为大桥开通庆典增添了别样的喜庆。
从“一地两检”到“两地一检”
大桥通车当日,粤港澳三地人们早早地等候,或驾车,或登上穿梭巴士,感受着“世纪工程”带来的便捷与幸福。
大桥三地口岸均实行24小时通关,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车、货运车辆、跨境私家车等车辆可以上桥;大桥主体工程采用内地右侧通行规则,司机抵达或离开香港或澳门口岸后,可根据行车指示牌,按照标志行驶调整行车方式,车辆可完成左右侧交通转换……
不少人发现,这里的“通关”就与别处不同。
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采用“三地三检”的通关模式,其中珠澳之间采取“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创新模式,大大方便了两地往返群众。一个月前全线通车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落实了“一地两检”措施时,港珠澳大桥口岸粤澳合作就实现了“两地一检”,由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通关便利化又前进了一步。
大桥开通之际,粤港澳三方完成了大桥开通运营涉及大桥车辆规管和配额、跨境机动车保险及理赔、交通和治安管理等30多项政策制定,按照三方达成的共识,粤港在大桥开通前后新增1.1万个跨界私家车配额。
当然,港珠澳大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或正在解决过程中,有些融合还不够完美,有些三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三地融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更需要粤港澳三地持之以恒的努力,而每一点进步,都是对“一国两制”政策的发展与补充,都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作出的有益尝试。
无论是内地粤通卡还是香港快易通等电子标签车辆驶入自动收费车道,“嘀”一声,车道栏杆自动升起,粤港澳三地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另一边人工收费通道,司机掏出信用卡靠近设备一挥,系统即可扣除卡里相应的港币,终端收到相应的人民币……不要小看这普通的一挥卡,后面连接的是一个为港珠澳大桥量身定做的强大收费系统——“银联移动支付应用平台”,可根据即时汇率结算通行费。如果将该系统扩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各类消费场景,这将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融合中关键的支付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与发展的生动案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介绍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拉近的不仅仅是粤港澳三地的时空距离,大桥在建设过程中粤港澳各方的深度交流与磨合,诞生了一大批新机制和合作方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有益尝试。
创新三方合作机制
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但是提到“合作”,参加大桥前期研究论证的专家表示,一开始并不容易。粤港澳三方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差异,地域间制度多样性、互补性给三方合作带来了共同利益,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协同解决。
为了顺利推进港珠澳大桥建设,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了港珠澳大桥建设、营运、维护及管理协议,三地政府承诺共同对港珠澳大桥大型跨境项目的各项事务进行处理,协议同时就大桥的建设、营运、维护及管理制订出三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和权责,确立了“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项目法人(大桥管理局)”三个层面的建设协调与决策管理机制。
以三地协议为基础,粤港澳三方明确地阐明各自的权限范围和议事规则,更向全社会表明了三地政府在工程建设上的共识和承诺。在三地协议中,三地政府创造性地建立了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机制,也就是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争议或分歧,均应通过协商解决。港珠澳大桥9年的建设期证明,三地尽管在某些具体事项上有分歧或争议,但都牢固树立了遵守“三地协议”和管理局章程,其他细节问题通过三级架构来解决。
标准“就高不就低”
“就高不就低”,即大桥建设的每项要求均采用三地当中最高的标准。这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一个原则。例如大桥所用混凝土寿命,内地标准是100年,香港标准是120年,最终大桥采用了香港标准;行车线阔度方面,香港规格是3.667米,内地是3.75米,结果大桥每条行车线阔度用了内地标准。
伶仃洋海域涉及粤港澳三地,施工、环保及各个方面标准与规范各不相同。为此,港珠澳大桥在可行性阶段就已经确立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谁的标准高执行谁的,以此来融合内地、香港和澳门的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形成项目专用技术标准体系。
港珠澳大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和试验田工程,是我国第一座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跨越粤港澳三地海域的跨境海洋工程。但伶仃洋是中华白海豚的最大栖息地和保护区,大桥正好穿越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海洋环境极为敏感。为确保工程对中华白海豚影响减至最低,绿色理念和“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各项环保措施“史无前例”。最终,港珠澳大桥实现了环境“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零伤亡”,大桥建设兑现了“世纪工程完成、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
港珠澳大桥开通当天,5头中华白海豚造访,它们向着大桥庆典现场方向跃海而出,腾空起舞,上演婀娜多姿的“海上芭蕾”。5位贵客的到来,为大桥开通庆典增添了别样的喜庆。
从“一地两检”到“两地一检”
大桥通车当日,粤港澳三地人们早早地等候,或驾车,或登上穿梭巴士,感受着“世纪工程”带来的便捷与幸福。
大桥三地口岸均实行24小时通关,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车、货运车辆、跨境私家车等车辆可以上桥;大桥主体工程采用内地右侧通行规则,司机抵达或离开香港或澳门口岸后,可根据行车指示牌,按照标志行驶调整行车方式,车辆可完成左右侧交通转换……
不少人发现,这里的“通关”就与别处不同。
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采用“三地三检”的通关模式,其中珠澳之间采取“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创新模式,大大方便了两地往返群众。一个月前全线通车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落实了“一地两检”措施时,港珠澳大桥口岸粤澳合作就实现了“两地一检”,由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通关便利化又前进了一步。
大桥开通之际,粤港澳三方完成了大桥开通运营涉及大桥车辆规管和配额、跨境机动车保险及理赔、交通和治安管理等30多项政策制定,按照三方达成的共识,粤港在大桥开通前后新增1.1万个跨界私家车配额。
当然,港珠澳大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或正在解决过程中,有些融合还不够完美,有些三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三地融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更需要粤港澳三地持之以恒的努力,而每一点进步,都是对“一国两制”政策的发展与补充,都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作出的有益尝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天青水美,景色宜2024-09-25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今年第6071列中欧(中亚)班列 2024-09-25
- 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实现连续3年净2024-09-25
- 昆山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榜首2024-09-25
- 8组数字,带你了解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沙山2024-09-25
- 财政部已下达6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保障双节以旧2024-09-25
- 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大熊猫等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2024-09-20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铁皮枫斗的功效
- 免疫调节 铁皮枫斗口服液的介绍
- 预防蚊虫叮咬小妙招 维生素b1驱蚊能驱蚊吗
- 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 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
- 预防婴儿抽筋 维生素b6的作用及功能
- 预防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功能
- 我们都离不开维生素 含维生素c的食物介绍
- 调节血脂清理血栓 深海鱼油的功效与作用
- 保健药品 深海鱼油软胶囊的作用
- 松花粉的吃法–松花粉怎么吃
- 松花粉含有人体营养元素 松花粉有副作用吗
- 松花粉的价格介绍 松花粉的价格
- 用于预防坏血病 维生素c咀嚼片的介绍
- VC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
- 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预期平均降幅0.5个百
- 走进重庆市九龙坡民主村社区 感受老重庆的
- 新一对赠港大熊猫将于9月26日到港 目前熊猫
- 中国人民银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
- 中国人民银行将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
- 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
- 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天青水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今年第6071列中欧(中
- 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实现
- 昆山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榜首
- 8组数字,带你了解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
- 财政部已下达6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保
- 湖南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衡阳开幕 国网
- 药明康德今年在A股和H股市场已先后完成了超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 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
- 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地区以升温为主 南方炎热
- 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地区以升温为主,南方炎热
- 中芬双方经友好协商提前将两只旅芬大熊猫“
- 湖南省新一轮汽车置换更新补贴于9月20日10
- 今年上半年招商平安资产实现营业收入-2.74
- 有银行已打出消费贷利率降至“1”字头的营
- 各地房地产调控预期加大,有望成为政策调整
- 一线城市北京提出“适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
- 入秋后国产水果迎来销售旺季 水果价格对比
- 今年黄河上中游联合排沙调度运用正式结束
- 今年“十一”假期的出境游市场预订火热 国
- 知名配音演员石班瑜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
- 网友希望丁海寅郑素敏实际交往 丁海寅回应
- 艺术家李滨2024年9月21日离世,享年94岁 曾
- 明道在个人社交账号晒出了自己儿子和陈乔恩
- 王力宏在个人社交账号晒出了一张和全红婵的
- 当前存量房贷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降低存量
- 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速6.2% 高于全球平均增
- 恒荣汇彬:新时代智能科技与未来产业趋势
- 世界学生奶日 蒙牛学生奶筑牢青少年营养健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
-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