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以深情厚意塑造英雄形象,引领观众共同缅怀辉煌岁月。自9月30日上映以来,陈凯歌执导的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持续占据国庆档期票房首位。

作为《志愿军》系列影片的第二部力作,本片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的生死攸关时刻——铁原阻击战。影片以李家三口的深厚亲情为纽带,描绘了战友间坚如磐石的战友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们誓死捍卫国家防线、守护家园的深沉家国情怀。独特的叙事视角、逼真的战争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影片吸引了众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共同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截至10月7日21时,该片累计票房已达8.5亿元,位居今年国庆档影片首位。

相较于《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全景再现,《志愿军:存亡之战》把几乎全部笔墨用在铁原阻击战上。这场抗美援朝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首次在大银幕上被详细刻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在铁原战场上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钢铁长城。

影评人沙丹表示,影片对战事的排布工整清晰,让观众得以洞悉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从为何而战、到如何作战,再到怎样获胜,这种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使观众置身战场,与志愿军战士一同历经生死考验。”电影还描绘了志愿军的精妙战术,比如63军189师的“钉子战术”、63军188师三天构建铁原防御工事等。

在系列影片的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中,导演陈凯歌成功地将“风驰电掣,一往情深”的磅礴气势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当镜头转向《志愿军:存亡之战》时,他更是巧妙地运用了“文戏武拍,武戏爆拍”的独特拍摄手法。在这一部作品中,他将动作、节奏、调度、速度与激情完美融合,使得即便是文戏部分,人物与摄影机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为观众带来一种“即使没有置身战场,人心同样澎湃不已”的震撼体验。 在拍摄战争场面时,陈凯歌更是将机器的运动发挥到了极致。镜头始终紧随主演,而群众演员则分布在后景,共同演绎出奔跑、射击、爆破等元素。这种独特的拍摄手法,使得战争场景显得更加真实震撼,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