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近期,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总顾问魏小安先生发表了题为《网络夸张与市场扭曲》的评论,对十一黄金周期间文旅市场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魏先生指出,在十一假期,众多资源汇聚于文旅行业,甚至集中在黄金周这一时段。尽管看似热闹非凡,但如果我们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审视,黄金周的收益其实有限,可以说是人气旺盛但财富积累不足。此外,这种现象对经济运行、外贸进出口产生了影响。今年十一期间,股市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尤为明显,这一点同样不容忽视,其影响同样需要我们认真评估和计算。

魏小安指出,经历了黄金周的欢愉后,平淡的生活才是常态,无需过于兴奋,更不必过度渲染。网络上的夸张现象是市场规律使然,而消费者对此的态度也应当保持淡定。我们应让夸张归于平静,让市场回归正常。

他表示,更好的方式是我的时间我做主,金钱是消费,时间也是消费,前者可以自主,为什么后者就不能自主呢?这个话已经说了多年,政策也该调整了。

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天气晴好,周边逛街,人不多,欢乐谷也如是,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但是又开了几家新店,市场不景气,租金下跌,总有人不屈不饶,奋勇入市,起起伏伏,见怪不怪。这样的市场状况,基本符合预期。一个正常的黄金周,就这样过去了,亲子游、结伴游,乡村旅游较好,个别景区仍然人满为患。

但是在网络上,则是别有一番风光。1号,高速公路拥堵。2号,景区拥堵。3号,乡村拥堵。4号,夜市拥堵。5号,回程拥堵。6号,家里拥堵。总之,一个黄金周一片拥堵,各地如临大敌,全面动员。对于这种网络夸张,我一直不以为意,数字化社会,网络化条件,无数直播博主,指望着夸张生存,否则何以吸引眼球?一是图像的夸张,局部放大到整体,诺大国家,几亿人口流动,天天如此。而且大家已经有丰富的黄金周经验,也不会每次都追求拥堵。但是看网络图像,谁也别出门。二是语言的夸张,这也是天天感受的。诸如“泼天的富贵”,甚至成为日常语言。短期的大流量是成立的,怎么就泼天了,怎么就变成富贵了?无数的语言夸张,进而演变成语言暴力,好话都说不出好。三是心态的夸张,表现在方方面面。对于这些现象,很多人已经耳熟能详,进而形成对夸张的免疫力。但是总有一些人,以夸张为题,形成进一步的夸张。尤其是各个旅游目的地,看到夸张,心情紧张,总觉得自己落后了,也试图通过夸张来谋求网红。

历史规律,网红总是阶段性的,红一时,很难红一世,有些甚至是转瞬即逝。但是在夸张的网络面前,宁可红一时,也比默默无闻好。由此自然引发市场的扭曲。一是认识的扭曲,什么是好,什么是差,一红遮百丑。二是形势判断的扭曲,明明是正常,非要说成冷清,或者夸张成火爆。之所以产生反向旅游,小众目的地产生,正是消费者的经验积累和正常判断。三是力量的扭曲,本来需要花力气下功夫的事情,都忽略了,只在对应夸张。最终会影响决策的扭曲,各种资源集中到文旅领域,甚至集中到黄金周。如果算大帐,黄金周的效益有限,还是旺丁不旺财。然而影响经济运行,影响外贸进出口,今年十一最突出的是影响股市和资本市场,这笔帐也需要算一算。但是,可以看到,主流媒体也仍然是形势一片大好,大好河山纵横。

从旅游的角度审视,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人气高涨;另一方面,机票价格与酒店费用也出现了双双下调的趋势。按常规逻辑,机票和酒店应是需求最为稳定的部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主要源于旅游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自驾游和短途游成为主流趋势。尽管出行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但其消费金额却并非固定不变,它受到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预期的双重影响。因此,经过一个黄金周的旅游热潮,回归平淡才是常态,无需过于兴奋,更无需过度渲染。网络上的夸张炒作虽是市场的一部分,但消费者也应学会以从容的心态应对。让那些夸张的声音渐渐归于寂静,让市场回归其应有的秩序。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我能自主支配我的时间,既然金钱也是一种消费,时间同样应当被视为一种消费。金钱的使用可以由个人自主决定,那么为何时间的使用不能同样享有自主权呢?这一观点我已经提出多年,或许现在是时候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