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这是一部在开播前很轻易会被打上满身问号的电视剧。话题太敏感、观念有争议、行业良莠不齐等,每一重现实问题都抬高了创作的门槛。好在,有“破冰者”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拉直了问号。

《以美之名》由李少飞执导,姚晨、贾静雯等主演,正在优酷热播,同步上星东方、北京、浙江三家卫视。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作品版权保护剧、重点扶持项目,该剧开内地先河,首次将镜头对准整形医美行业,以女性成长与博弈为主线,勾勒出一个行业的缩影。剧中有句灵魂之问:“你有没有想过,你认为的美的标准,到底是由谁制定的?”剧情进度条走过三分之二,有网友隔空回应台词:“美,其实不被定义。”

当现实生活中蓬勃发展的“颜值经济”与不时涌现的医美乱象并存,《以美之名》难得地兼容了专业度、锐度与温度。在行业权威专家护航下,剧集如手术刀般精准地层层破题,剖开行业生态真相,划破“容貌焦虑”,倡导形成更包容的议题探讨氛围。

无可否认,视频社交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完美”形象,大众对美的追求无处不在。一方面,用滤镜修饰出无瑕肌肤,通过软件雕琢出曼妙身姿等,很少人会对更好的自我形象展示完全说“不”;另一方面,部分人对于美的认知窄化,埋下了“颜值即正义”“三观跟着五官走”的价值隐患。在此背景下,《以美之名》能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长江学者郭树忠是《以美之名》的医疗顾问之一,他曾为世界第二例、亚洲首例换脸手术主刀。在他看来,通过整形美容技术改善容貌、提高生活质量,也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由于需求快速增长,行业乱象丛生。此时制作一部电视剧,让社会大众了解真实的整形美容行业和整形美容医生,从而在选择接受整形美容手术时更趋理性,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十分重要”。

编剧之一江霞提到,“医美”具有严肃性,选择之前,所有人理应对这件事有足够了解、保持审慎,剧作的态度也并非简单鼓励或反对。为此,主创团队历时七年,深入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等多家医院做田野调查,采访案例百余起,最终慎之又慎选出38例在剧中呈现。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案例,有着普遍认知里“该不该做”的必要性梯度分布。罹患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恐龙女孩”接受面部肿瘤切除,虽然医生对手术方案存在冒进还是保守的分歧,但观众层面的选择是一致的:对先天畸形的修复,本质是对生命尊严的捍卫,“美”其实是自我接纳的副产品。家暴受害者通过祛疤手术谋求新生,剧情设置与弹幕探讨都围绕“换脸还是换命”展开,剧中医生的回击态度鲜明:网络暴力有时比直接施暴更可怕,修复肉体也需重建心理。至于网红博主追求“精灵耳”导致感染,女孩想为“悦己者”整容被医生劝退等,这些故事离现实每近一分,剧集所启迪的思考就可能更深一层。

随剧中人一起面对隐身于“美”背后的复杂社会心理,观众开始思考,医美的动因究竟是追求真正的美,还是迎合偏见下的凝视?正如江霞所说:“真正的美更多是建立在自我认同上,不要被所谓的社会标准裹挟,更没必要成为焦虑的源头”,如台词所写——“整形先整‘心’”。

发布时间:2025-05-01 06:4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