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西省能源局近日印发《山西省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创新性提出在采煤沉陷区、盐碱地和沙地等生态脆弱区域建设大型风光基地,开创"新能源开发+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这一举措标志着山西能源转型进入系统化推进新阶段。

三大核心建设原则

生态优先,空间重构

重点布局大同、朔州、忻州、临汾等"三类土地"集中区域

单个示范基地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

实施"风光项目+生态治理"同步开发

集约开发,标准引领

推行新能源"标准地"模式

要求投资主体具备大型基地开发经验

建立用地预审和电网接入联合审批机制

高效实施,闭环管理

项目建设周期严格控制在2年内

实行全生命周期产权锁定

配套建设汇集站和输送通道

创新亮点与实施保障

土地复合利用:在采煤沉陷区采取"光伏+土地复垦",盐碱地实施"风电+土壤改良",沙地推行"风光互补+固沙工程"

要素协同机制:建立省市两级专项协调小组,统筹土地、电网、环评等审批事项

动态监管体系:配套开发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基地建设实行全过程监测

预期效益分析

据测算,首批3-5个示范基地建成后,预计可新增新能源装机500万千瓦以上,年减排二氧化碳约800万吨,修复生态脆弱区土地超10万亩。该方案的实施将推动山西从传统能源基地向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转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目前,山西省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计划三季度完成首批示范基地选址和投资主体招标工作。省能源局强调,将严格项目准入标准,确保2027年前全部建成投产,打造全国领先的能源生态融合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5-04-19 08:3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