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近年来,中国文创市场不断“上新”,从精巧玲珑的冰箱贴到呆萌可爱的毛绒玩具,再到炫酷迷人的数字文创,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2025年新春伊始,“蛇墩墩”盲盒、“玉蛇”玩偶、活版印刷月历、文物磁吸对联、“巳蛇祥瑞”冰箱贴、岁朝清供图案帆布包等“年味儿文创”纷纷上市,不仅装点了节日气氛,寄托了吉祥祝福,还构建起节庆的仪式感,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年货”。

传统节日成为文创开发重要节点

如今,四时八节等传统节日已成为文创产品开发和销售的重要节点。除春节的各类文创礼盒外,清明的风筝、端午的香囊、中秋的茶具,以及夏季的文创雪糕、冬天的暖炉香薰等,都是时令性的开发热点。传统习俗的仪式感与当下生活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激发起大众的文化消费热情。

文创产品覆盖生活全场景

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的全部场景。狭义上,文创产品包括文具用品、潮玩手办、手工艺品、家居饰品、创意服饰、食品等实体产品,以及影视、动漫、游戏、短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产品。广义上,文创还涉及文化展览、主题公园、非遗工坊、研学旅行等体验服务,以及各类文化IP运营与授权衍生品开发。

文博类文创持续热销

202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凤冠冰箱贴”一经上市即抢购一空,成为国博近20年来的文创“销冠”。全国各地一系列文博类冰箱贴持续热销,社交平台上“晒冰箱贴”的话题浏览量数以亿计。从“磁力贴片”到新文化符号,人们对冰箱贴文创的喜爱是历史文化创意转化的生动写照。

“毛绒绒风”带火地方文创

“毛绒绒风”成为地方文创的新热点。甘肃的毛绒“麻辣烫”、西安的“绒馍馍”、苏州的“蟹黄黄”等,将地方特色饮食设计为软萌的毛绒玩具,结合了地域文化与情绪价值,成为文旅纪念品的新宠。

文创赋能文旅产业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主题明信片、拼图等文创产品热销,形成了从文化认知、旅游打卡到交流传播的文旅闭环。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发售,带动山西文旅以及包括古建模型、主题明信片等文创产品的持续热销,实现了“虚拟IP+实体旅游”的双向赋能。

文创设计展现产业融合贯通性

文创设计目前已展现出产业融合的贯通性,全面链接文化、旅游、教育、科技、制造业等产业,形成跨界合作、多元发展的产业链。可以说,文创这一庞大的产品和产业体系,一端连接着数千年积淀的历史文明和演进发展的现代文化艺术,一端对接的是今天的生活方式、消费场景和文化心理,汇合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动力。

未来展望

随着文创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将有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涌现,进一步推动文化消费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文创产品的多样化开发与跨界合作,中国文化产业将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更大的影响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