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在今年的国庆长假期间,来自重庆的“95后”游客宋奇与其伴侣选择了浙江绍兴孙端街道安桥头村,即鲁迅外婆家的所在地,作为他们旅程的第一站,旨在亲身感受这位世界文学巨匠笔下的江南水乡韵味。宋奇感慨地说,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给人以极大的心灵慰藉。

宋奇对鲁迅的作品情有独钟,这次旅行中,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观看社戏的经历,“大家围在乡村戏台下面凑热闹,别有一番乐趣。同鲁迅先生一样,我也对社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绍兴的江南水乡社戏,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中,我们得以窥见其故乡绍兴那别具一格的水乡社戏景象,距今已逾百年。时至今日,鲁迅笔下的梦幻水乡已成为众多年轻人心中的欢乐之地。

越剧、绍剧、街舞、声乐……近期,2024年第三届水乡社戏活动在安桥头村举行,一场场社戏接连上演,各种节目轮番登台,现场热闹非凡。正在读大学的“05后”姑娘余文嫣和小伙伴逛完鲁迅故里景点,又搭乘约一小时公交专线直奔鲁迅外婆家。

“社戏很时尚,既有传统戏曲,也有现代艺术,让人大饱眼福。看完社戏,还可以到附近的书房,品一杯咖啡、看先生的书。”余文嫣受访时称,在安桥头村,她看到不少鲁迅笔下的经典文学场景,比如竹弶广场、闰土的瓜田、梦回平桥公园等,“代入感很强,仿佛梦回先生的童年。”

根据《社戏》所著,鲁迅看社戏的年龄在“十一二岁”,那时,他最盼望的事就是从外婆家划乌篷船到舅舅家看戏。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社戏》提及的平桥村(今安桥头村),就是让鲁迅魂牵梦绕的外婆家。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曾经的小村庄亦找到高质量发展的密码,逐渐成为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孙端街道党工委书记金栋在访谈中提到:“对安桥头村来说,童趣是我们的关键发展目标。”他继续说道,“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迅哥的乐园’,游客们将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摸泥鳅、钓小龙虾、拔甘蔗等充满童趣的活动场景。”

退休之后,鲁迅的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的会长周令飞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安桥头村,并将自己的工作室设立于此。他深情地说:“故乡,永远都是那片承载着我们欢乐的故土。”在接受采访时,他提及了鲁迅笔下的《社戏》与《故乡》,这两部作品都充满了童真与趣味。他认为,如果能够将经典文学以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活化”到现实生活中,那么这份欢乐就能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故乡的美好与文学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4-10-13 08:5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