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及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统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日益临近,广州赛区的志愿服务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积极行动,已推动47所承担任务的高校初步完成了“馆校对接”工作。此外,他们精心策划了20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通用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赛区率先发布了全国首部国家通用手语情景剧教学片,这一举措为提高志愿者手语沟通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赛事志愿者心理疏导服务也得到了广泛开展,以保障志愿者在紧张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了进一步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还联动香港大学以及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的技术团队,运用多项创新技术助力赛会志愿服务。在此过程中,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新模式,为我国体育盛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据最新消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特别赛事计划于2025年11月至12月在粤港澳地区联合举办。此次运动会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主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事,而且还是香港和澳门首次迎来全国性运动会的历史性时刻。

赛事期间,广州赛区将招募赛会志愿者14080人(其中十五运会志愿者9050人、残特奥会志愿者5030人),同时计划招募城市志愿者逾3万人。

在志愿者招募方面,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充分征求高校意见,了解学生总体情况,明确了“馆校对接”立足本校、属地优先、区域统筹、省市兼容、专业兼顾、量少质优等六大基本原则,推动47所高校初步完成了“馆校对接”。同时,加强招募指导,编制“一校一策”,并加大招募宣传力度,推出宣传片《我们向前 一路生花》,举办13场招募示范宣讲会,召开校地对接座谈会,做好面对面培训、一对一答疑。目前,志愿者报名踊跃,近7万名学生报名参与,其中港澳台学生报名582人。此外,招募过程中,积极对接志愿者用人单位,开展4轮大规模需求摸查,召开近40场线下专题座谈会,充分沟通志愿者专业需求、岗位设置。

在志愿者培训方面,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组建100名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学者、志愿者骨干市级培训师资库,对接任务高校开展培训送教上门,并分层分类制定广州赛区志愿者培训计划,启动志愿者管理人员和骨干培训,举办了3期业务研修班,注重实训演练,组织262名志愿者骨干在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中实战练兵。课程方面,强化思想引领、传播广府文化、注重融合发展,组建12门线下课程备课组,组织集体备课,精磨培训课程,推动8门15集线上课程全部完成拍摄工作,联合开展2轮线下课程试讲,率先发布全国首部国家通用手语情景剧教学片《全心“手”护——助残志愿者手语服务通识教学片》。同时,邀请一批国内知名的心理师资,重点围绕心理专题培训、胜任能力测评、心理疏导等方面,助力志愿者以良好的精气神服务八方来客。

在积极构建赛事志愿服务氛围的过程中,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积极推动各类城市志愿服务站的建设,共设立了场馆、交通枢纽、文旅景区和社区四大类共计105个城市志愿服务站。同时,部门积极探索穗港澳志愿服务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成功举办了“喜迎全运·志愿一夏”广州中小学生志愿者服务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名中小学生志愿者参与,并邀请了港澳青少年代表共同参与其中。 为进一步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还主动推动文艺志愿服务的先行实践,举办了“喜迎全运会 奉献大湾区”穗港澳文艺志愿者音乐会,并成立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穗港澳文艺志愿服务总队,以此促进三地志愿者在文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部门还积极争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支持,推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在志愿服务中的应用。例如,打造了广州数字人志愿者IP形象,利用微纳米级被动式制冷涂层技术对城市志愿服务站进行升级,以及应用室内外精准定位技术助力赛会志愿者服务。这些举措不仅探索了志愿服务的新模式,也激发了志愿者的新活力,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布时间:2025-02-23 08:32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