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生活在线 正文

家庭一人病榻卧,全家人日夜操劳不停歇。家中有人患病需住院,整个家庭便需承担起沉重的照护重任。

近期,我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以及《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两项重要文件。其中,文件的一大亮点是新增了“免陪照护服务”项目,并实施政府指导价管理制度。在此之前,福建、浙江、湖南、天津等省份已经相继展开了相关试点工作。那么,这些试点工作的进展如何?“免陪照护”服务究竟提供怎样的照护服务?在推广普及过程中,我们还需跨越哪些难关?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报道,一探究竟。

11月初,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血管外科病房内,80岁的柯奶奶在护士及护理人员的看护下,正在进行下肢的康复锻炼。正当训练接近尾声时,她的第四个儿子突然打来了电话。

柯奶奶身边的这位护理员叫燕维兰,和传统的护工不同,她是医院通过第三方机构聘用,以“无陪护照护”的方式进入病房、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护理员”。他们不仅能提供穿衣、洗漱、如厕、喂食等生活照护,还能提供如翻身、拍背、康复等专业护理。入院一星期以来,柯奶奶觉得护理员照护得很好,所以她让子女不用经常来看望她。

除了提供生活照护和专业护理,护理员的工作还包括专为患者预约检查并全程陪同检查,也就是“陪检员”或“带检员”。十多天前,因车祸造成身体多处骨折的李大叔住进了长沙市第四医院,无论是从生活照护、专业照护,还是陪同检查,一系列的陪护都让李大叔很是满意。

所谓“无陪护”“免陪护”是指免去以往家属陪护或自聘护工的方式,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提供患者住院期间的照料服务,家属只用在探视时间为患者提供护理之外的情感支持。那么到底怎么陪、怎么护,服务质量如何,成为家属最关心的问题。今年5月中旬,82岁的施爷爷由于心肌梗死住进了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心内科病房。一天夜里,施爷爷突然抽搐失去意识,情况危急,还好当时护理员就在身旁,第一时间呼叫医护人员急救。因为护理员的及时发现,最大程度缩短了抢救时间,他很快就恢复了。

从最初的质疑到如今的积极尝试,记者目睹了免陪护照护服务在患者及其家属心中逐渐建立起信任。近年来,这种由医疗机构主导、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无陪护”或“免陪护”模式,在福建、湖南、浙江等地逐步推广开来。在这种模式下,护理人员根据床位数量进行统一配置,每位护理员负责的患者数量介于5至10人之间。所有费用由医院统一收取,随后与第三方公司进行结算。 医院不仅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和培训体系,还与第三方公司携手,共同对护理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公司会按月为护理员发放工资和绩效奖金。记者查阅了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护理员管理手册,发现护理部对护理员的考核实施了严格的打分制度,以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一制度的实施,无疑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标准。

个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在实施严格的打分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了“按需分类”的管理模式,以确定患者的照护等级。医院内,无论是护士站的大屏幕,还是患者床头的便携小屏幕,均会清晰地显示患者的护理等级、跌倒风险等重要信息。这一举措使得护理人员的配备更加精准和高效。经过多年的试点实践,长沙市第四医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院不仅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管理,更在无陪护病房中实施了“一患一护”制度,即每名责任护士带领一名护理员,共同组成护理小组,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细致的照护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