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生活在线 正文

随着冬季的脚步渐近,麦积区五龙镇的小窑村迎来了年度最为繁忙的时节——挂制粉条。村子里一排排、一行行的粉条在冬日的暖阳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乡村画卷。这些粉条,已经悄然间成为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它们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村民的就业,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让他们看到了通过辛勤劳动实现增收致富的美好前景。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薯”光熠熠,照亮了村民们的未来梦想。

我们小窑村的洋芋以其上乘的品质而闻名,加工出来的粉条更是筋道可口。从清晨三四点钟开始,村民王桂芳便投入到制作粉条的忙碌中,一直到中午十一点左右,一天内就能完成超过200斤粉条的制作。村民王桂芳从事粉条制作已有十几年的经验,近年来,她在粉条生意上赚得盆满钵满,品尝到了辛勤劳动的甜头。每当冬季来临,她便开始忙碌地挂制粉条,这时对她来说,便是全年中最快乐、最期待的时刻。

小窑村的土豆粉条制作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村民们个个都是制作粉条的行家里手,每年进入冬季,小窑村的粉条制作便如火如荼地展开。打芡、和面、掌瓢、打面、漏条、煮沸、拨锅挽粉条、洗粉提粉、上杆定型、控水后送晒粉场挂杆晾晒……一道道工序严谨而复杂,但村民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经过一整天的晾晒,粉条变得晶莹剔透,口感筋道。

因地处渭北干旱地区,海拔高,温差大,小窑村出产的马铃薯品质优良,淀粉含量足。 经过纯手工制作的粉条不仅保留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还赋予了粉条独特的口感和风味。除此之外,村里有一处天然泉眼,泉水甘甜清冽,富含多种矿物质,当地人称之为“神泉”,这也是小窑村粉条口感更佳的特有条件。

小窑村党支部书记裴小明带领记者参观了制粉的过程,他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小窑村积极发展粉条产业,于2019年建立了窑贵林果农合作社,致力于纯手工粉条的制作与推广。纯手工作坊点还配备了冷冻、烘干等现代化设备,提高了粉条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我们小窑村的纯手工粉条具有色泽透亮、嚼劲十足、滑而不腻的特点,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喜欢。同时,我们也销往兰州和陕西。现在每年制作粉条大概有3万斤,年产值达到45万元左右,这也为我们小窑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裴小明高兴地说。

让村民有事儿做,让大家有钱赚。窑贵林果农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整合了当地资源,推动了土豆种植与粉条加工的产业化发展,不仅让小窑村的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带动了周边村庄的经济发展。许多村民通过参与粉条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了收入的增加。

张永强,小窑村的村民,透露道:“入冬以来,我替邻里搭把手挂制粉条,日均收入约200元。累计一个月,这笔收入可达到3000多元,刚好能够作为家用的补充。”

据调查,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五龙镇积极响应政策,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广大农民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规模种植土豆。同时,该镇还着力发展土豆深加工,构建了从土豆种植、粉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这一产业链的推动下,土豆手工粉条加工逐渐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产业。截至目前,五龙镇手工粉条制作已覆盖全镇28个村庄,惠及4000多户农民,为当地带来了约400万元的收益。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