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生活在线 正文

今年以来,清水县聚焦白驼河、牛头河、后川河流域等关键区域,在大棚经济领域深耕细作,稳步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县里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温室大棚进行反季节种植,以此拓宽增收途径,有效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以往农民冬季的“冬闲”时光,如今已被充满活力的“冬忙”所取代,寒冷的冬日也因此变得热闹而温暖。

踏入红堡镇安坪村的果蔬生产基地,眼前便是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它们如同守护着春天的小精灵,给人以生机勃勃的视觉冲击。尽管外面寒风瑟瑟,但大棚内却犹如春意盎然,温暖如春。一垄垄绿意盎然的草莓苗排列得井然有序,长势十分喜人。在这片绿叶的映衬下,洁白的小花点缀其间,散发出阵阵淡淡的清香,仿佛为这个初冬季节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莓”好景象,让人忍不住为之驻足欣赏。

“安坪村有草莓种植大户40多户,种植草莓200多亩,有30多座冬暖式大棚,3座连栋大棚,现在草莓正在花期,预计到12底就可以上市。”红堡镇安坪村党支部书记安彦强说。

通过大棚种植反季节草莓,既能满足冬季居民对草莓需求,又能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近年来,红堡镇聚力打造草莓特色产业,在后川河流域、白驼河流域建设草莓种植大棚20000平方米,种植草莓300亩,今年在安坪村新建草莓大棚18座,连栋大棚3座,增加种植户5户。同时,立足品牌化发展战略,依托庄天公路、静天高速重塑路衍经济新优势,打造“草莓小镇”生态旅游金名片,助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让群众种出“莓”好生活。

“我们聚力于品牌意识,注册了‘红宝草莓’品牌,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并成功注册了鸿宝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把‘红宝草莓’推向世界。”红堡镇安坪村驻村干部王杰告诉记者。

产业旺,群众富,乡村振兴才能更有保障。通过发展温室大棚反季节种植,附近的村民变身成为基地务工人员,除了管护自家的土地,冬闲时节也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

位于白驼镇的姚黄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座座大棚里,金黄的油菜与翠绿的香菜交相辉映,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姚黄村的村民姚双保正在细心地检查着棚内油菜的生长情况。面对记者的询问,他满脸喜悦地表示:“我在这里从事菜棚管理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眼看着这几天的油菜和香菜就要成熟采摘了,不仅心情格外舒畅,而且收入也不错,每天能挣到80元,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白驼镇凭借其地处白驼河流域川区的独特区位优势,该区域水资源充沛、土地肥沃平坦,因此致力于发挥这些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此背景下,白驼镇在白驼河流域精心打造了一处以现代化设施大棚为核心的精品蔬菜生产基地,共建设了230座蔬菜大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白驼镇成功实现了反季节蔬菜的高效种植,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白驼镇采用了“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还极大地激发了周边群众的参与热情。通过这种方式,白驼镇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工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