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提高审批效率为创新药物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有利环境。在此背景下,核酸药物脱颖而出,成为了先行者。

核酸药物涵盖了多种类型,如反义寡核苷酸(ASO)、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小激活RNA(saRNA)、信使RNA(mRNA)以及RNA适配体(Aptamer)等。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市场热度不断上升。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已达到3.6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将突破250亿美元。在我国,小核酸药物市场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22年,我国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000万美元,而在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攀升至3亿美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

核酸药物在生物医药领域掀起浪潮,也被视为未来医疗的重点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张礼和表示,核酸药物被认为是继小分子药物和单克隆抗体之后的第三代创新药物,具有研发周期短、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核酸药物在2023年已有多个产品上市,包括针对低密度脂蛋白和渐冻症的药物。

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同样指出,核酸药物种类繁多,可通过实验室筛选、合成及修饰成药,具有替代传统药物的潜力。在谭蔚泓看来,核酸药物的研究为生物医药领域带来新的机遇。

此外,我国本土的创新药物企业正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劲的实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已经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正式迈入商业化生产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创新药企还实现了多起对外授权交易,合作伙伴涵盖了多家国际知名的制药巨头。这一系列举措充分表明,中国创新药物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正在稳步提升,标志着我国医药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巩固。

根据Wind数据的统计,截至2024年9月,全球创新药物的市场规模已突破1.7万亿元,这一数据凸显了创新药物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