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近期,国家大剧院推出的话剧《乌鸦与麻雀》正式开启首场演出,为当代戏剧舞台注入了老电影般的全新活力。

话剧《乌鸦与麻雀》是一出由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团队倾力打造的精彩作品,导演黄盈、编剧彭泽凌、舞美设计张鹍鹏、灯光设计韩东、多媒体设计何思思等均为该剧贡献了自己的独特才华。黄盈导演曾表示:“这部话剧的魅力,不仅源于其丰富的内容,更在于其背后深厚的创作背景。”他认为,将1948年至1949年间的创作过程与故事本身紧密结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仅仅讲述故事而忽略背景,今天的观众或许难以充分理解作品所蕴含的重要意义。

1949年,在相继出品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影片后,上海最主要的进步电影基地昆仑影业推出了讽刺喜剧《乌鸦与麻雀》。《乌鸦与麻雀》片如其名,通过家国同构的精致设计,以小见大地展现出国民党摇摇欲坠的统治景象与普通民众的困境诉求。新中国成立后,该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话剧《乌鸦与麻雀》的改编演绎双线交织,一条线重现上海昆仑影业电影先驱的创作场景,一条线寓言式地展开“乌鸦与麻雀”的角力:公寓顶楼住着国民党特务侯科长和他的情人余小瑛,二层是学校教员华先生和华太太,一层前堂住着做生意的萧老板和萧太太,后堂狭窄的空间里住着原主人孔老头,楼梯间地板上睡着女佣小阿妹。旧社会崩溃在即,侯科长计划出逃,在房子的归属问题上,原本各有顾虑的房客们在受尽压榨后决定联手抗争。这些鲜活的角色与昆仑影业电影人彼此映衬,汇成了时代洪流中渐有燎原之势的点点星火。

生动朴实的阶层群像,是《乌鸦与麻雀》的一大看点,话剧对他们的塑造不限于轧金子、打麻将、抢盘尼西林等细腻热络的日常生活,也在舞台空间中埋下种种暗喻,比如,公寓的布局设计耐人寻味,这是黄盈从电影中延续下来的灵感,高居顶楼的“乌鸦”、“双脚离地”的知识分子、撑起社会基石的普通市民……房间的位置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在舞台艺术中,阶层间的壁垒与对比被格外立体地展现出来。

黄盈透露,《乌鸦与麻雀》用9台摄像机、8个屏幕的影像内容结合戏剧表演,进一步拓展表达空间。

在探讨影像与戏剧之间的紧密联系时,国家大剧院中国影视经典改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乌鸦与麻雀》继前作《十字街头》之后,继续展开了深入的探索。正如黄盈所言:“戏剧演出以其独特性,呈现了一次性、稍纵即逝、不可复制的观演体验。我们的审美感受正是源自于每一个舞台瞬间的累积。而电影,作为传统观看方式的一次革命性革新,通过景别、角度、运动和蒙太奇等手法,极大地拓宽了每个表演瞬间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个系列创作中,我们以对电影文本进行戏剧文学改编为出发点,进一步在舞台空间中将戏剧瞬间与电影瞬间巧妙融合、对立、组接、并置,从而打开了同一时间下的不同维度。最终,我们与观众一同建立起一种审美上的“立体瞬间”,共同沉浸在艺术的无穷魅力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