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最近,一辆装载着丰富科普资源的宣传车缓缓开进了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翠屏家园小学的校园,一系列引人入胜的科普展览和互动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

在科普大篷车中,从科普展品到4D特效电影,每一项展示都独具匠心。梁斌科技辅导员介绍道:“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动手实践,亲身体验,不仅掌握了基础的科学知识,更在操作过程中领略到了科学的奇妙与乐趣。”

翠屏家园小学位于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三市交汇之地,毗邻壮丽的黄河。这所学校是沿黄滩区迁建而来的村落,同时也是济宁市较为偏远的村庄之一。王晶馆长,山东省科技馆的负责人,这样评价道:“一辆科普大篷车,宛如一个移动的科普教室,它为那些科普资源较为稀缺的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普惠性服务。”

为破解基层科普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山东省策划实施科普大篷车项目,让科普资源走出去,助力偏远地区科学教育,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青少年群体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科普大篷车出现在山东省的每个区县乡镇。仅今年,科普大篷车、流动影院车就已走过了25个非中心城区,行程上万公里。

要做到科学教育“一个都不能少”,让乡村学校转变认知至关重要。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已有一部分乡村学校行动起来,进行了不少有创意的探索实践。

虽地处乡镇,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小学科学教育却成绩喜人,在省市各类比赛中收获了上百块金银铜牌,并在当地科协、科技馆的帮助下建成了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校长厉娜认为,科学教育不仅要“引进来”,更重要的是“留得住”“安下心”。

“许多县城学校及乡村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但只追求航模、无人机等高端项目,反而无法让科学实践真正地生根落地。”厉娜说,做好科学教育,土里也能“刨出”精彩好课。在这里,学校搭起了超过100平方米的自然科学用地,学生们不仅可以开展作物育种栽培、手工科学实验,还可以通过作物种植对比让原本平凡的劳作变得充满知识的乐趣。

除了流动的科普资源,记者还发现,随着科学教育日益被重视,山东省科技馆瞄准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短板,线下送教材、线上赋资源,“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希望行”等活动陆续开展,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后生活。

在庞大的科技创新体系中,科学普及工作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基础地位。近年来,山东省在科普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据山东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夏庆刚介绍,目前山东省已成功开放并运行了38家科技馆,同时,山东省正积极推动各级、各领域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山东省已认定命名64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63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以及1500余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技馆体系建设方面,山东省正不断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以此推动科普资源的普惠化、均衡化分布,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普服务。

科学的种子在今日播撒,其成长与繁荣将在未来绽放。在此过程中,穿梭于全国各地的科普流动车以及深入乡村的科普教育和服务平台,正持续为齐鲁大地注入科学的魅力与温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