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新闻网 正文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每天对食物的消耗量都非常惊人,因此餐饮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全国餐饮收入达到了5405亿元,同比增长了30%;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也达到了1252亿元,同比增长了37.7%。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餐饮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并且其增长速度也在加快。2023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预计将达到52890亿元,同比增长了20.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也预计达到13356亿元,同比增长了20.9%。餐饮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也提供了就业机会。在餐饮业就业的人口数量庞大,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的统计分析,2023年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和限上餐饮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44.1个和55.5个百分点。与2022年同期相比,全国餐饮收入和限上餐饮收入增速分别上升了26.7个和26.8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增幅领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3.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在2023年,全国餐饮业的收入增长速度迅猛,突破了5.2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创造了新的历史。餐饮收入的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定增长,展现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2023年,“旅游+特色美食”“假日经济”“夜经济”持续为餐饮行业注入活力。中国烹饪协会认为,2023年,随着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各地积极开展文旅+美食、夜经济、展演+美食等促消费活动,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快速复苏,发展信心进一步恢复,充分体现了餐饮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等特点。纵观全年,1—2月份餐饮市场复苏回暖,3月份以后餐饮收入增幅始终保持二位数增长,其中二、四季度表现尤为亮眼,餐饮收入增幅分别达到31.7%、24.3%。

我国餐饮业在2023年复苏态势明显,发展信心逐步恢复。中国烹饪协会认为,2023年中国餐饮市场呈现六个显著特点:一是快速复苏。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餐饮业快速复苏,节假日期间更是掀起了餐饮消费的小高峰。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开展的假期餐饮市场调研数据,2023年春节、五一、中秋国庆受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大幅增长,分别上涨24.7%、149%、67.5%。二是预制菜是行业风口。随着人口结构变化、消费习惯改变、速冻冷鲜技术进步、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推动预制菜进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餐饮企业、生鲜电商、速冻食品企业及相关企业纷纷进入预制菜市场。三是营养健康理念深入人心。随着消费理念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餐厅和食品时,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成分质量和健康影响。餐饮企业积极践行“减油”“减盐”“减糖”等营养健康理念,推出健康饮食菜单。四是餐饮消费市场更加关注“质价比”。消费者更加务实和理性,不再为单纯的高端品牌和浮夸的营销宣传买单,消费更加追求“质价比”。中国烹饪协会调查的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五一、中秋国庆假期客流量增幅都高于营收增幅,显示客单价有所下降。餐饮消费刚需增加明显,中低客单价消费增速更高。五是数字化趋势尽显。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已成为餐饮业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重要支撑。在增加收入方面,餐饮企业通过线上平台获得更多收入。六是线上线下“双主场” 深挖餐饮消费潜能。品牌外卖店悄然流行,一些过去在线下深耕多年、有品牌资产积累的餐饮品牌,基于线上的消费场景去重新设计菜品,重新设计定价,重新设计自己的获客方式。外卖店不提供传统的堂食服务,而是专注于提供高性价比外卖和自取服务。这既是获利压缩现实下的积极求变,也是品牌餐饮企业不断优化模式,更高效率地去“进攻市场”的表现。

随着龙年的临近,各地纷纷推出了年货节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购物需求。同时,餐饮企业也在积极预订年夜饭,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度过一个难忘的新春佳节。然而,中国烹饪协会也提醒广大餐饮企业,在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企业应该坚持明码标价,公开菜品价格,避免消费者产生不满情绪。此外,企业还应该反对浪费,避免不必要的食品和资源浪费,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