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迈向成熟还需持续突破。应用场景的拓展成为重要驱动力——北京、上海、常州等15个城市已联合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目标到2025年落地100个示范项目,覆盖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物流配送、空中游览等领域。

业内专家张学军指出,低空物流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营,但需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配套协同推进。他建议各地结合自身优势,差异化布局特色应用,并逐步深化试点成果。

然而,技术短板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高性能轻量化材料、精准感知技术尚未突破,部分核心零部件如飞行控制系统仍依赖进口。与新能源汽车不同,飞行器无法仅靠增加电池提升续航,新型电池技术研发亟待加速。此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需同步加强,以支撑行业长远发展。

安全是低空经济的基石。吉林省无人机产业协会会长王树武强调,需完善顶层设计,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统筹低空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服务及空域管理等全链条规划。

"培育新产业是一场长跑。"张学军表示,这一过程需要资本与政府保持耐心,同时给予企业和科研人员充足时间,聚焦技术深耕、产业链强化与体系完善,推动行业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