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生活在线 正文

以相似或相近的兴趣为纽带所形成的人际联系,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趣缘关系”。在当前社会,许多年轻人秉持着“我”的需求导向,积极寻求与自身兴趣相吻合的社交群体,不断塑造出具有较高粘性的新型社交网络。正是这种趋势,催生了各式各样的兴趣圈层,如美食小组、美妆群组、装修群组、骑行爱好者群体等,这些圈层成为了人们交流分享、共同成长的温馨家园。

逛市集,如同步入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之旅或是一场激情四溢的演唱会,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热衷的社交活动之一。在记者的深入采访中,我们发现,那些平日里不太热衷于社交的年轻人,一旦踏入因共同兴趣爱好而聚集的文化市集,社交的火花便在他们之间悄然绽放。例如,那些对摄影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会在复古胶片相机与摄影集的摊位前流连忘返,目光在瞬间交汇,随即一场关于光影捕捉、构图技巧的热烈讨论便在他们的身边展开。同样,对文学情有独钟的书友们,在那些摆满了小说、诗集的旧书摊前相遇,一本小众书籍的共鸣能迅速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让彼此间的交流变得生动而有趣。

在潘家园夜市,16岁的小程告诉记者,她每个月都会跟身边喜欢手串的“同好”一起来逛夜市,不一定买东西,朋友之间互相倾诉一下学习、生活中的烦恼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许多爱好较为小众的年轻人,在特色夜市能遇到知音,比如喜欢“中古玩具”和复古CD、磁带的小耿,就跟潘家园夜市的不少摊主成为好朋友。

年轻人不但爱逛文化市集,也悄然成为市集上的摊主。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摆摊攻略”,很多热帖的撰写者都是在文化市集上开启副业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很多人爱好设计和手工艺制作,于是在本职工作外,在文化市集上摆摊售卖自己设计制作的创意手工艺品。

“市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新桥手工艺市集上,正在售卖自己设计的羊毛毡作品的小杨说,“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和手艺人。”

小王在潘家园夜市的夜幕下,一边进行直播一边经营着自己的摊位,他透露,摆摊对他来说既是一份热衷的爱好,同时也是一份兼职。他强调,摆摊并非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收益,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份工作,将优质商品推荐给那些有缘的人,进而结识更多的朋友。

概括来说,文化市集以其独有的吸引力消除了人际隔阂,催生了多样化的社交场合,成为了年轻人交流情感、结识新朋友的崭新平台,为他们的社交生活注入了温馨的能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