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生活在线 正文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构建起“不扰民”的企业管理模式,将信用优良、风险可控的10.5万家企业纳入“不扰民”名单,并对这些企业的监管执行“不扰民”原则。

“一码查验”确保政府监管有序不杂。

“一码查验”所采用的零干扰、拦截机制显著减少了检查活动对企业造成的干扰,但这是否会引发监管真空,或是降低监管要求呢?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集着4万余家大小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让监管更科学、更精准,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将全区26个监管部门涉及的64个领域的检查事项,进行了标准化统筹,再引入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整合,大大降低了检查次数,提高监管效率。

“一码检查”所依托的预警与阻断系统,得益于政府部门“主动作为、前瞻规划”的工作模式,同时也体现了创新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积极转变。

某公司职员孙静雨表示:目前对多个领域实施综合执法检查,显著减轻了我们的迎检负担,并提升了检查工作的效率。

据相关消息,自推行“一码检查”政策以来,北京市已对超过6200项检查项目实施了标准化操作,此举有效减少了针对企业进行的现场检查次数,累计达6300余次。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