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化趋势,行业集中度持续攀升,涌现出了一批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尽管如此,行业整体的质量保障能力仍显不足。许多企业由于研发投入和设计能力有限,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更有甚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惜使用劣质原材料,甚至缩减检测项目,使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抽检合格率不高。这与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的期待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行业整体提升质量保障水平。

新修订的国标征求意见稿在提升生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方面进行了显著强化,此举无疑将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这一变革有望从根本上改善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近700家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散、乱、差”现状,促使市场资源逐步向具有优质实力的头部企业集中,从而有效淘汰一批落后企业和落后技术。正如何鹏林所言,新国标的实施还将推动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迈进,同时带动充电器、新型电池、北斗定位等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实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刘云柱分析,此次修订增加了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和产品一致性的要求,明确了电动自行车关键工序的生产能力、检验检测和质量控制指标。新标准执行后,将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此次修订还要求车辆必须具备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这将提高电动自行车产品的信息化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有助于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减少因关键部件质量缺陷导致的产品不合格情况,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新标准下,电动自行车价格会上涨吗?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动自行车销售价格是由生产成本、物流成本、渠道费用、定价策略、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其中,生产成本是影响产品售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不能直接决定产品最终价格。按照本次征求意见稿生产的电动自行车产品,虽然会因塑料件阻燃性能升级、增加北斗和通信模块等使得生产成本有一定提高,但也会由于取消脚踏动力装置、减少塑料件使用等节约相应零部件和材料费用。综合来看,新标准实施后电动自行车生产成本将基本保持稳定,终端市场价格不会明显波动。

何鹏林提出,电动自行车制造企业亟需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以便迅速生产出符合最新标准的车型。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确保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产品质量的达标。同时,企业需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努力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标准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的要求,还能有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