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生活在线 正文

11月20日,我们迎来了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活动主题聚焦于“了解你的肺功能”。在此前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世界慢阻肺日宣传要点》,旨在广泛普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防治知识,增强公众对肺功能检查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自我管理,积极控制吸烟、室内外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风险因素,倡导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守护呼吸健康。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因受寒和呼吸道感染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急性病情加重病例逐渐上升。那么,究竟什么是慢阻肺呢?

“慢阻肺”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一病症的简写形式

目前国际权威指南是这样定义“慢阻肺”的:“‘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因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肺泡异常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确诊需进行规范的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血常规等检查。

用老百姓的话来理解其实“慢阻肺”就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慢阻肺”的危害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是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每年大约有130万人死于“慢阻肺”,是仅次于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的中国人群第三大杀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其危害性不容忽视。目前,我国40岁及以上的居民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已经高达13.6%,患者人数接近1亿。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疾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0.9%,肺功能检查率更是低至4.5%。这反映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呈现出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规范化诊疗率低的特点。因此,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科普教育、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慢阻肺”,这一疾病的典型表征是呼吸困难症状的逐渐加剧。具体来说,患者最初可能体验到在活动后呼吸困难,难以维持正常的体力活动。随着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剧,以至于连基本的日常活动,如漱口、穿衣等,也变得异常困难。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呼吸困难以及肺功能的下降是不可逆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肺功能的减退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恢复到健康状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