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生活在线 正文

随着寒冬的降临,在陕北榆林,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正精彩纷呈。观众席上,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以及热衷于传承技艺的年轻学子,其中不乏00后乃至05后的新鲜面孔。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相聚一堂,共同研习那些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流传至今的非遗技艺。

榆林市榆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头雁”项目负责人奚娜表示:借助乡村产业振兴领军人才培养的“领头雁”计划,截至目前,已成功孵化200名领军人才,有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持。

除了精彩纷呈的表演,店内还设有剪纸作坊、唢呐音乐体验区以及泥塑工作室等,同样颇具吸引力。在这些学习班中,记者特别留意到一位外籍青年。经询问得知,他特地远道而来,如今已成功成为榆林学院的一名留学生,专注于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

借助于新科技,景德镇陶瓷的消费新场景正在升级迭代,陶溪川街区建成了全国首个陶瓷产业直播基地,入驻商家有3000多个,产值超过70亿元。

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主任 余红生:“数字平台”正成为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力量,很多非遗传承人主动“上线”,吸纳网友创新好点子,也发现了不少市场的新需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姜雪提出:为了促进县域层面的产业和消费增长,应着力培育更多创新产品、新型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对于那些传统工业产业较为集中的县城,可以尝试通过智能化升级和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助力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开新花”的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