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生活在线 正文

近年来,张家川县充分发挥冷凉气候的独特优势,将马铃薯产业定位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富民强县的核心“黄金产业”。县里坚持以“培育优良品种、建设种植基地、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品加工、打造知名品牌、拓宽市场渠道”的发展策略,全力以赴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这一策略旨在构建起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与当地资源禀赋高度匹配的马铃薯产业体系,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首先,我们引进了马铃薯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优质良种。在2022年,我们成功引入了甘肃省马铃薯生产的领军企业——定西农夫署园脱毒马铃薯快繁公司。该公司采用了一种综合的发展模式,即“标准化种植基地+订单农业+先进技术+育种创新”,从而构建了一个全面覆盖马铃薯育种、茎尖脱毒、组织快速繁殖、病毒检测、原原种、原种、一二级良种生产、种薯贮藏与营销及收购的马铃薯产业开发体系。 在这一模式中,我们实施了“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有效带动了全县范围内马铃薯的种植。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定西农夫署园脱毒马铃薯快繁公司在张家川县已经建立了1个万亩级、3个千亩级的高效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以及1个马铃薯基础种薯扩繁基地。 到了2024年,全县马铃薯种植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栽植的脱毒马铃薯苗达到了800多万株,种植原原种1700万粒,原种超过6000吨。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亩以上,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显著贡献。

二是兴办基地抓示范。以马鹿、闫家、恭门、平安、张棉驿、刘堡等马铃薯核心产区为重点,建成刘堡镇东梁万亩、梁山镇、川王镇等8个千亩以上示范基地,通过在示范点举办现场会的方式,辐射带动其他乡镇积极发展马铃薯产业。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刘家村马铃薯基础种薯扩繁基地雏形已初步形成,建成组培楼1000㎡,原原种生产网室50座20000㎡,原种恒温室300㎡,种子贮藏窖2800㎡,全县9乡镇11村建立了原种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市重要的马铃薯基础种薯生产基地。

三是项目带动提质效。抢抓政策机遇,全力争取科技特派团部省联动马铃薯提质增效、衔接资金良种马铃薯种植奖补、高标准绿色原种生产基地建设、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补助等项目,对种植主体购买的马铃薯种苗、原原种、原种、地膜和机械等进行奖补,2024年共落实奖补资金3000多万元,奖补5万多亩,极大地提高了全县马铃薯栽培水平和群众种粮积极性。针对马铃薯贮藏分散、规模小,品种混杂、烂薯率高的实际,通过实施马铃薯贮藏窖建设项目,新建马铃薯贮藏库7座8000多平方米,贮藏能力增加1.5万吨,每吨产品附加增收300元以上。

四是,县委、县政府致力于通过联农带农的方式,推动农民增收。每年,他们都会重点支持1至2家以加工为主导的县级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内部拓展和外部合作、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模式,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强大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如伊真香粉条厂等。2023年,全县成功建成了一座年产5万吨马铃薯淀粉的加工厂,此举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在马铃薯销售方面的后顾之忧。 展望2024年,全县共有238个新型经营主体,它们享受到了超过4万亩的马铃薯种植补贴。此外,5249户脱贫户和三类户也获得了1.1万亩的马铃薯种植补贴。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就近就业、技术辅导、物流中转、订单生产和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成功带动了5万多人次的农民参与其中。其中,直接受益人数达到1.5万人次,平均每亩增收超过500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增长。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