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近段时间以来,伴随着短视频的普及和观众观看习惯的转变,时长在几十秒至15分钟之间的网络迷你剧集逐渐受到追捧,其受欢迎程度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陕西西安,近年来崛起为我国“短剧之都”,其影响力日益显著。据统计,2023年全国超过60%的微短剧均产自西安,其中爆款作品更是高达八成由西安团队精心制作。9月23日,一场名为“丝路繁星”的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作为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活动之一。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的精英人士,不仅集中展示了微短剧产业在当前阶段的丰硕成果,更是对微短剧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探索。

敏锐捕捉微短剧新风口

2022年,西安抢先涉足“短剧市场”,多数从业者和相关公司入局,他们敏锐地捕捉到网络短剧这个新赛道,一小批手握资源的本地导演及剧组开始试探性地创作,经历了从“拍拍看,有个事干”到“可以继续干下去”的转变,也成为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

同时,西安本地的都市生活短剧栏目《都市碎戏》《狼人虎剧》等,为短剧提供了大量的演员资源,能满足大部分西安承制方的拍摄需求。在微短剧大火之后,许多“一站式”的短剧拍摄场地在西安大量出现,提高了剧组的专场效率,也为西安微短剧拍摄的产业链完成奠定了基础。

目前,微短剧市场规模发展迅猛,去年达到373亿元,今年预计将达到500亿元,且很快会超过千亿元规模。西安在全国微短剧市场中,制作数量、质量都名列前茅,西安格物千帆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表示:“微短剧行业内的‘单日消耗日榜’可以说是行业内的风向标,就当前来看,西安制作的微短剧上榜率能保持在30%~40%,这说明在微短剧制作方面,西安依然是头部城市。”

扶持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微短剧在爆火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和隐忧,如题材单一、模式单一、产业配套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现在的微短剧正处在迭代升级阶段,需要尽快走出“同质化”“套路化”,摆脱投流广告依赖。同时,还可借助XR、AI等人工智能工具,减轻人力依赖。

“作为短剧承制方,我们希望相关政策能早点出台。”李强表示,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微短剧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质量。对此,在9月23日的大会上,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发布了《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微短剧产业发展进行多方面支持助力。

在追求精良专业的制作水准的同时,我们西安曲江新区入驻企业,亦在积极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领域。作为微短剧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西安木牛流马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楠表示,在剧本内容这一上游环节,今年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优质剧本和新颖故事在市场上愈发抢手。西安拥有庞大的编剧和大学生群体,在这方面的潜力不容小觑,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至于下游的发行环节,鉴于短剧行业对手机互联网的强烈依赖,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然而,依托西安强大的产业支撑,我们或许能够抓住“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遇,实现水到渠成的成果,或许能创造奇迹。

西安,这座被誉为“文学重镇”的城市,在微短剧制作的编剧行业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陕西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申大鹏先生表示:“随着网络微短剧这一新型文化业态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其增长速度呈现井喷式态势。我们协会将积极组织并引导网络作家投身于微短剧剧本创作,同时还将举办一系列培训课程,旨在吸引更多网络作家参与到这一领域,共同为微短剧剧本的创作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