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自198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国内历史最悠久、创办时间最早的电视奖项之一。该奖项自1981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最初名为“全国优秀电视剧奖”,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近期,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评选结果揭晓,上海制作的《繁花》、《三体》、《风吹半夏》和《超越》等作品荣获优秀电视剧奖。 实际上,上海作为中国电视剧创作生产的重镇,不仅孕育了《围城》、《上海一家人》、《十六岁的花季》、《孽债》等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经典作品,而且沪产电视剧紧跟伟大时代步伐,创新性地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这些作品在攀登电视剧艺术高峰的同时,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众多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在上海电视剧的推动下,该市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等多个评选活动中屡获殊荣,展现了中国电视剧的强大实力。

勇立时代潮头,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多重维度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沪产电视剧的成功,根源来自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此之谓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五彩斑斓的当代实践,给予了沪产电视剧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体现在多种类型题材电视剧的百花齐放上。

重大主题电视剧异军突起,改写了沪产电视剧的文化版图。近十年来,我国连续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时代的风云际会使得沪产电视剧创作者获得了一个以上海为基点回望历史描摹当下的重要创作机遇,创作生产出了一批高质量、高热度、高满意度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为这些特殊历史节点“献礼”并持续引发收视热潮。

《光荣与梦想》以创新的叙事手段,讲述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抗美援朝30年的重大历史,让伟人的革命理想和情感世界相映生辉,完成了对***和新中国史的艺术再现。《破晓东方》描写了上海解放之后另一种没有刀光剑影却惊心动魄的建设战争,有力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者到建设者转变的不凡历程。《大江大河》系列瞩目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以宋家姐弟为核心,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故事,生动书写了改革开放给普通人带来的深刻命运变革和情感变迁,以此折射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功勋》为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树碑立传,集中展现他们取得伟大成就的艰难历程和高光时刻,谱写了一曲为国奉献的忠诚之歌。《在一起》通过10个取材抗疫期间小人物的真人真事,描绘出一幅中国抗疫全景图,展现了在重大社会灾难的考验面前我们党和国家秉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和中国人民休戚与共、团结一心、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伟大抗疫精神。

此外,在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上,沪产电视剧也展现了开创性的艺术视野。《特赦1959》聚焦解放战争后国民党战俘思想改造的经过,回答了战俘心中久久回荡的“我们为什么会输”的疑问,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故事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战争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力量源泉,正在于“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同时该剧也展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埃博拉前线》将视野投向国际舞台,开启了援外题材电视剧的新道路,通过病毒学家郑书鹏和他所在的中国援非医疗队成功抗击埃博拉病毒,完成援非医疗任务的故事,书写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三体》则使得科幻剧在中国首次成为爆款出圈,开创了中国电视剧的新类型,是重大未来题材电视剧的标杆之作。这些作品,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新时代以来的重大题材内容,从而形成一部栩栩如生的共和国影像史,彰显了沪产电视剧超越了对小世界的书写取向,展现出更宏阔的历史意识与艺术视野。

善于关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长于书写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以“小”见“大”,是沪产电视剧的优良传统。这十年来,也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实绩,比较鲜明地体现在《小欢喜》《小别离》《小舍得》《小敏家》《少年派》《安家》《心居》等“小”“家”系列作品中。

这些都市剧紧扣当代社会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囊括家庭、婚恋、职场、教育、住房、养老等多元故事议题,以源于生活的真实事件创建故事蓝本,在“小”语境的叙事观察中拼凑出“大”语境的完整社会风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从“小”到“大”故事升迁中,渗透出乐观温暖的价值基调,给人以精神抚慰和未来信心。同时,这些作品也比较充分地展现了沪产电视剧的地域特色,强化了沪产电视剧的品牌形象。

在电视剧的题材分类中,重大主题电视剧往往以“宏大”见长,而都市剧则更侧重于“细腻”。然而,沪产电视剧中有一部分作品却巧妙地位于这两者之间,它们既展现了一定的宏观背景,又不失对微观生活的深入挖掘,例如《大浦东》、《繁花》、《城中之城》、《平凡的世界》、《人生之路》、《风吹半夏》和《大博弈》等。这些作品在题材类型上主要聚焦于改革,且可细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 首先,一些作品专注于城市改革的描绘。《大浦东》以一张“飞乐股票”为引,生动地再现了金融业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拓展了电视剧的题材范围。随后,《繁花》通过展现上海股市、外贸商业与民众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城中之城》对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剖析,进一步丰富了这一题材。 其次,另一些作品聚焦于农村改革。《平凡的世界》深入挖掘了1980年代农村改革的历程,《人生之路》则通过描绘农村到上海大都市的转变,展现了中国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历史性变迁。 最后,还有一些作品关注工商业改革。《风吹半夏》以一位女性的视角切入,讲述了一个独特的商海沉浮故事,而《大博弈》则通过百年老厂“北机厂”从濒临破产到重获新生的历史,描绘了中国企业的自我革新与创新发展之路。这些作品在题材上的多元化,使得沪产电视剧在反映社会变革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思考空间。

除了上述作品之外,上海制作的电视剧在女性题材领域同样佳作频出,例如《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爱情而已》以及《加油,妈妈》等深受观众喜爱的代表作品。在年代剧领域,也有《老中医》和《老酒馆》等重量级作品的涌现。而在古装题材方面,更是不断有《花千骨》、《楚乔传》、《天盛长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庆余年》、《宸汐缘》和《梦华录》等热门剧集推出,广受好评。此外,《突围》、《猎狐》和《特战荣耀》等剧集也在各自题材领域取得了收视高峰,共同描绘出一幅多题材类型同步繁荣的生动图景。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多个维度,也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