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麦积新闻网 正文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得是一个教育的问题,讲得是一个亲情的故事,在故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事情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没有认真的考虑的。就像是现在我们没有认真的考虑杜仲的故事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考虑杜仲,就是因为我们自己认为我们对其是如此的了解。
  1989-1991年杜仲价格达登峰,当时杜仲枝皮统庄最高时40元左右,厚板皮最高意时达80元左右,随后一直下行,到2003年探底时,安国药市最低价4.7-5元左右,近5年毫无上涨,这两年略涨了1-2元左右,实际上上涨的是运费,打包费,人工费等杂费。药贱实在是伤透了农民的心,有不少人树砍后,也很少剥皮,直接作柴禾烧掉。1.5、关于杜仲库存问题上世纪90年代前后,是杜仲价格最高的时候,1995年前后是库存最多的时候,可以夸张的说,当时主产区的县级药材公司大部分是被杜仲压垮的,收购价40-80元,最后销价几元一公斤。随后多年就是消耗老库存,2000年左右待老库存消耗差不多时,上世纪90年代前后新栽的杜仲树又开始逐步产新上市(注,那段时间是发展种植杜仲树最多的时候,从1996年以后就逐渐的没人种植了,高峰时杜仲籽产地价300元左右一公斤,而近十几年了,没人要)。
  经过10—15年左右的生长,到2003年至2006年前后是产量最大的时候,这几年也是杜仲价格最低的时候。通过近十几年的消耗,杜仲的在地面积也开始在减少。老主产区的资源就更少了。现在全国各大市场很少见到老主产区的杜仲,基本上都是新产区的杜仲。通过这么多年的销售,存货也不多了。现在各大主产区库存薄弱,基本上每年产多少就外销多少,除非是暂时卖不掉的,很少有人压货。而全国各大药材市场,除常年加工切片户,外地驻安国常年经营户有一点货源外,其他人很少有货,前段时间,有人在安国想压20吨杜仲,找遍全市而无人有大货,由此可知安国市场基本上没人压杜仲。而其它品种如黄柏等,随便就能找几百吨,甚至上千吨,对于一个常用大路品种,不觉得奇怪吗?1.6、关于杜仲需求问题杜仲是常用中药材,每年的需求都不少,主要销售对象是药厂,其次是中药房配方,再次为出口(杜仲也是中药材中出口量较大的品种之一,每年都有一定的出口量)。近年来开发的杜仲为主的各种保健品也逐年增加,另外还有一部份工业用杜仲。
  事情就是这样的巧合,在我们认为最没有问题的事情上,比如杜仲上,我们一次次的败给了自己的虚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我们存于世界最基本的道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