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谕永顺在线 正文

春风拂过武山县龙台镇的田野,董庄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菌棒如列兵般整齐排列,展现出一幅现代农业的蓬勃景象。随着最后一批菌种完成接种,这个曾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村庄,正通过43座现代化菌菇大棚书写着“一朵菇撑起致富梦”的新篇章。

3月5日清晨,薄雾还未散去,董庄村的食用菌基地已是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进行精密的接力作业:灭菌处理后的菌棒被送入接种车间,经过高温蒸气杀菌等工序后,最终整齐排列在大棚中。大棚内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环境参数——温度23℃、湿度75%,精准调控着菌类生长的“黄金比例”。这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菌菇的品质和产量。

龙台镇董庄村食用菌基地村企联建负责人令振海介绍:“天气转暖后,自然环境达到食用菌生长条件。现在我们正在将刚运输回来的30万棒滑子菇和6万棒黑木耳菌棒进行养菌处理,整个过程严格按照菌类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菌种的出芽率。”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化操作,基地的菌菇出芽率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董庄村曾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庄,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为生,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董庄村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将食用菌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村庄建起了43座现代化菌菇大棚,形成了从菌棒制作、接种、养菌到采摘、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食用菌种植不仅为村庄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一位在基地工作的村民表示:“以前种地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基地工作,每个月都有固定工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村企联建:合作共赢的典范

董庄村食用菌基地的成功,离不开村企联建模式的推动。基地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借助企业的销售渠道,将菌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这种合作模式不仅降低了村民的种植风险,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令振海表示:“村企联建模式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合作共赢。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探索深加工领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