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近日,一场名为“天涯共此时·2024北京文化论坛专场文艺演出”的精彩活动在北京艺术中心盛大举行。本次演出以“文化通心,携手同行”为主题,巧妙地以我国推行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背景,讲述了几位首次踏上中国土地的外国朋友探寻中国文化的奇妙旅程。通过武术、舞蹈、书法、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这场演出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现代艺术的创新活力,充分体现了艺术性、专业性、开放性和国际性。

在精彩的节目《醒狮咏春》中,三位技艺高超的咏春拳师携手深圳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们,共同呈现了一场舞剧《咏春》的视觉盛宴。舞台上,憨态可掬的小醒狮们与舞者们相互映衬,共同演绎了一场力与美完美融合的演出。 佛山咏春拳(叶问宗支)的非遗传承人董崇华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武术的精髓在于“止戈为武”,我们追求的是和平与和谐。此次演出吸引了众多外国朋友前来观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让全世界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董崇华还表示,希望通过北京文化论坛这一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并了解我国的传统武术,共同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华武术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绽放。

今年,“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遗产构成要素之一,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见证了北京870多年的古都历史。桥下的镇水兽凝视着川流不息的大运河,护佑着北京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带来的舞剧《镇水神兽》,以镇水兽的视角切入,讲述镇水兽与北京这座古都的“约定”。

舞蹈《永和九年》的艺术灵感,来源于东晋时期那场人们熟知的山中雅集。被誉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雅集中写出了传世名作《兰亭集序》。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演员们用舞蹈之美展现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与文人情怀,也展现了中华美学与哲学思想的绝妙融合。

中国的戏曲文化犹如璀璨的星河,种类繁多,精彩绝伦,汇聚成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中国特色的舞台戏剧艺术。在众多民间传奇故事中,穆桂英这一形象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她不仅承载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更颂扬了女性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戏曲联唱《巾帼英雄穆桂英》巧妙地融合了6种不同地方戏曲中的穆桂英故事,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